这一气呵成的动作,给梁氏看直了眼,“枣儿,这......就成了?”
她完全不理解为什么向枣儿往煮开的豆浆里倒了点水,豆浆变成了豆花,压一压又成了豆腐。
“成了,压够半个时辰。”
“呼......”梁氏呼出一口气,笑道:“今日,我可长见识了。哈哈。”
待到最后一锅的豆浆煮完已至丑时,忙活了半宿,几人早已空了肚子。
向枣儿特意盛出四碗豆花,四人边吃边聊。
“我还是第一次吃豆花呢,真好吃。”袁三娘夸赞道。
“要不是枣儿,咱们怕是一辈子都吃不到。”梁氏咽下口中的豆花,“枣儿做的熬菜里的豆腐那叫一个香,现在想想都要流口水。”
“豆腐倒是好吃,就是做起来麻烦点。”宋春兰接话,“咱们做的量少,只够给县城酒楼送货罢了,其他的真供应不上。”
“谁说不是呢,你们要是能在村里卖豆腐就好了,这样咱们想吃随时都能买到。”梁氏惋惜。
听到她这话,向枣儿和宋春兰对视一眼,笑了。
“你以为咱们没想过吗?”宋春兰莞尔一笑。
“那后来为啥不卖呢?”
这话引得梁氏和袁三娘好奇,齐齐看向她,等着她的解释。
“还能为啥,一开始是穷,再后是人手不够啊。咱们做的豆腐只够给县城酒送货而已,要是再多做的话,怕是得把人累死。”宋春兰连连摆手,“不行,不行。”
其实,刚做豆腐那会儿,她们确实有想过在村里开个豆腐坊的。
因着担心配方被人偷学了去,一直没敢雇人帮忙,都是自己做,可把向枣儿姐妹和刘家人累惨了。他们便歇了开豆腐坊的心。
如今这事又被提起,向枣儿此时心中却有了不同的想法。
与其自己累死累活,每日只做那些豆腐,不如就找信得过的人一起合作,这样既轻松又能共赢。
退一万步说,点豆腐的卤子掌握在她手里,即使合伙人想撂挑子,她也不怕。
想到这里,她暗暗有了主意,想着过后和刘家那边商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