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家说清楚,这一次去长安,可能就会很长时间回不了庆州,家在庆州的,以后团聚可能也难了,当然,剧院也不会强迫大家,有想去的能坚持的,我们会给大家银钱上的额外补偿。”
林芷若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这一次剧院里的大多人暂时还不用去长安,等长安的剧院建好了再去也不迟,但有些事需要提前说清楚。
是去是留,全凭自己,王平可不愿成为前世那些丧良心的黑心老板。
等这些敲定,王平又跟两人说了股份的事,至于长平王占的四成干股,王平也只说是一位大人物。
而占去的干股,王平也打算只从自己股份中抽走,可孙老头死活不同意,非要重新分配股份,最后好说歹说,王平实在拗不过,也只好同意孙老头的提议。
这么一来,这长安的剧院里,按股份大小,便依次是王平,长平王,孙老头和林芷若了。
又过了几日,庆州府秋意渐浓起来,在一片金黄之中,王平招手告别,目送着林芷若一行人的车队,渐渐离开庆州城朝着长安而去。
日升月落,星夜更替。
又是一个月过去,长安的回信也如期而至,林芷若的信中跟王平说了分院的建设情况,还兴奋的介绍那处地方占地不小,秋日的风景极为优美,让王平别操心,说是工匠们都是琅琊郡公府的牛公子找来的,工期很快质量很高,让王平别担心。
而另一封信,则依旧是牛叔的,写中没有别的,除了让王平别操心那剧院以外,就是让王平刻苦读书,若是明年春闱考不出好名次,便有他好受的。
王平看着和一个月前语气一模一样的劝学信,不由得摇头一笑,将信收好,又提笔写起了回信。
十月已至,庆州府逐渐冷了起来,明月阁里的生意也差了不少,王有发敲了敲门,走进来看了眼王平屋中铁炉碳火,见王平在写字,又悄悄退了出去,回到主屋,与王老头等人商议起了明年春闱去长安的事。
王平的科举,在王家向来都是头等大事马虎不得,庆州城离长安比较远,王有发几人也没曾去过长安,若是待天寒日冷,路上更不好走,那就会难上加难。
几人商议间,就将目光投向了王老头,作为一家之主,这事还得王老头拿主意,这路途遥远,人去多了也没用,他与赵氏年纪不小了,马车颠簸是受不了的,王老头想了想,看向张氏和王有发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