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鲍玉佳说到年底,银行主义的风刮得更猛烈了

鲍玉佳老是把自己在淮南工商银行当保安的事儿挂在嘴边。一到年末,那股银行主义的风就像脱缰的野马,越来越猛啦!眼看着年关越来越近,社会各界都进入了年终总结和收尾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在银行内的人,各种总结报告、相关材料还有密密麻麻的数据报表,那简直是像洪水一样涌过来,让人眼花缭乱,整天忙得晕头转向。今天呢,咱们就来聊聊银行内那些被银行主义塞得满满的小破事儿。此次故事的主人公——鲍玉佳,则是一位已然 38岁高龄的老大爷,他在淮南工商银行的某个支行担任保安一职。细细算来,他投身于保安这份职业已然长达十余个春秋。起初的时候,他还是在一家居民小区里负责安保工作,但后来由于其老伴不幸患病,急需有人悉心照料,无奈之下,他只得辞去那份差事。说来也巧,当时他家附近正好有家工商银行正在招募保安人员,不仅工作时段相对稳定,而且还能够较好地照应家中事务。于是乎,经过一番应聘流程之后,他顺利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刚上班那会儿,我还挺不适应的,银行规矩多,事儿也多,经常要开会、培训、考核,有时候还得配合银行搞各种活动。我虽然是个保安,但也得穿制服、戴帽子、打领带,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说实话挺累的。不过银行待遇还不错,工资按时发,逢年过节还有福利,工作也算体面,我也就没啥怨言了。

干了几年下来,我也慢慢摸清了银行的套路,发现这里头银行主义的东西真不少。就拿开会来说吧,每周一小会,每月一大会,雷打不动。会上领导们轮流发言,讲的都是些套话、空话,什么“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团队建设”“防范金融风险”之类的,听得人耳朵都生茧了。有时候明明几句话就能说完的事儿,非要扯上半个多小时,搞得大家昏昏欲睡。

除了开会,还有各种考核、检查,也是让人头疼不已。什么消防安全考核、反恐演练考核、文明服务考核,名目繁多,应接不暇。每次考核前都要提前准备,打扫卫生、整理资料、模拟演练,忙得不亦乐乎。有时候刚忙完一个考核,又来一个检查,不是这个领导来视察,就是那个专家来指导,都得笑脸相迎,好好招待。

要说这最为滑稽可笑的,当属所谓的文明服务考核啦!它居然硬性规定咱们保安人员在碰见客户的时候,不但要面带微笑地点头示意,还要热情友好地向他们问候并指引道路,并且得使用礼貌用语呢!起初呀,我可是非常认真对待这件事情的,每次看到有客户过来,都会赶忙露出笑脸,恭恭敬敬地跟人家打招呼。然而,慢慢地我却发觉这一切根本就是徒劳无功!那些客户一个个行色匆匆,风风火火地赶来又急急忙忙地离开,几乎没有几个人会在意我们保安的存在。偶尔我满怀热忱地上前去问候一声,结果人家却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模样,搞得我站在那儿好不尴尬,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再后来呀,我可算是学机灵了,如果客户不来主动招惹我或者给我找麻烦,那我干脆就佯装没瞧见他们,这样也免得自己去自讨无趣咯!说起这种流于表面的银行主义,另外还有一桩事儿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想要吐槽一番,那便是撰写各种材料啦!银行里面的那些个领导哟,成天到晚就只晓得埋头苦写各种各样的材料,然后反复修改完善它们。像是什么工作总结啦、心得体会啦、活动方案之类的东西,写起来简直是天花乱坠,让人眼花缭乱。但实际上呢?这里面绝大多数内容都不过是从网络上东拼西凑抄袭而来的罢了。只需在网上随便搜索一下,便能找到一大把类似的文本,接着无非就是改动改动标题,更换掉一些相关的数据而已。更过分的是,有时候领导们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法按时完成这些材料的编写任务时,竟然还会指使我们这些当保安的去帮着他们写,哎呀呀,您说说看,这岂不是纯粹在瞎胡闹、瞎折腾嘛!

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银行到底是做什么的呀?难道不就是简单地让人存钱取钱、办理贷款和转账业务吗?为何要把事情弄得如此繁杂呢?对于广大客户而言,他们来到银行无非就是希望能够享受到便捷快速的服务罢了。然而,银行却偏偏要弄出一堆银行主义的玩意儿,这究竟能起到什么实际作用呢?到头来不过是白白耗费大家的时间以及宝贵的资源而已!

就以咱们所在的这家支行为例好了,为了追求所谓的“优质服务”,竟然不惜花费数万元巨资对大厅进行重新装修。不仅摆放了各种鲜艳的鲜花和郁郁葱葱的绿植,甚至还添置了昂贵的咖啡机和饮水机。除此之外,居然还专门划分出 VIP 室和理财区,整个布置简直堪比五星级豪华酒店一般奢华。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那些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依旧需要老老实实排着长队等待叫号,然后按照要求填写一大堆表格并逐一签字确认。至于那精心准备的咖啡,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品尝一口;而那些美丽的绿植,也鲜有人会驻足观赏片刻。更别提那个 VIP 室了,平日里总是空空如也,一整年下来都没有几位真正的贵宾光顾过。你说说看,这不纯粹就是在胡乱挥霍钱财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且不说别的,单就银行里举办的那些所谓促销活动而言,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的银行主义!瞧瞧那些名目繁多的活动名称吧:“开门红”听起来倒是红红火火、热闹非凡;“理财节”给人一种专业高端、能让人财富增值的错觉;还有那个“贵宾日”,仿佛只要在这天参与就能享受到独一无二的尊贵待遇。然而,实际上这些活动不过是变着花样地推销各类金融产品以及拉拢客户存款罢了。

咱们客户又不傻,稍微看看给出的利率和各种手续费,心里立马跟明镜儿似的,清楚这里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可即便如此,有时候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上头交代下来的任务指标,领导竟然要求我们这些当保安的也出马去拉客户、推销产品!这不是明摆着强人所难吗?简直就是赶着鸭子上架呀!

事实上,这种银行主义的现象可不单单只存在于银行当中。放眼当今整个社会,各个领域似乎都或多或少沾染上了这种不良风气。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大家伙都热衷于弄出一些看似花哨实则空洞无物的举措或活动,以此来彰显自身的工作成效与领导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