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皇室子孙的正妻都称为福晋,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而王爷的庶福晋也称为庶妃,倒是和皇宫里的位分乱了套。
至于格格,满洲的贵女,打出生起便是格格。
从努尔哈赤起,这宫里的位分和例银,都没有个定数,如今既要清算,那便打破规矩,重立制度。
在新的位分等级旁,是详细的宫规制度。
皇后,毋庸置疑是最高的,例银四百两,伺候的人数不得超过二十人。
正一品皇贵妃,例银三百两,伺候的人数不得超过十五人。
正二品贵妃,例银二百四十两,伺候的人数不得超过十二人。
正三品妃,例银一百八十两,伺候的人数不得超过十人。
正四品嫔,例银一百二十两,伺候的人数不得超过八人,可以抚养皇子和皇女。
正五品贵人,例银八十两,伺候的人数不得超过六人,可以抚养皇女。
正六品常在,例银五十两,伺候的人数不得超过四人。
正七品答应,例银三十两,伺候的人数不得超过两人。
官女子保留,仍是无品阶,例银二十两,可许一人伺候。
阶级的变动,就意味着宫里妃嫔位分的变动。
宫里现有十五位妃嫔,这将是一次大变动,看来皇上不仅是要肃清内务府,是连妃嫔也要一并清一清了。
不过妤婉想着自己是贵妃,如何也不会降位,下面的宫位等级变动和自己也没什么关系。
伺候各宫的宫女太监也有详细的月银,因为是一宫主位发放,康熙帝也写明在账册里。
以贵妃为例,则是十二名宫人伺候,一位首领太监一位掌事姑姑月银十五两,两位一等宫女或太监月银十两,四位二等宫女或太监月银六两,四位三等宫女或太监月银四两。
一个月宫人的花销就在九十两。
固伦公主和亲王的月例比对皇贵妃,为三百两,下人的月例也按皇贵妃的规制,为一百一十八两,若出宫建府,下人的月例也按皇贵妃的规制,若是已经出宫建府,超出规制的下人,月银自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