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破解之道

大过 莫一心三用 1494 字 22天前

莫逸信看着白玉玉的两眼,主动闭上了嘴,还是不提男人为妙。

“算你识趣!”白玉玉哼哼道。

“这宅子的风水,就你而言是非常不错的,到此就说完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莫逸信问道。

白玉玉一抿嘴,说道:“你说的我能听个八九不离十,确实有点意思,就这样吧。我还有点事情要问你,要不我们回客厅继续吃饭?边吃边谈,怎么样?”

莫逸信点点头,表示同意。

两人回到客厅,各自回到座位。

白玉玉拿酒瓶分别给两人的杯子倒满,莫逸信主动端起酒杯跟她碰了一下,然后喝了一口。

“你是不是要问今天下午讨论的事情?”

白玉玉点点头。

“我结合这里的风水又想了想,大事化小,最后减凶没啥问题,事情没有那么严重,而且也不会涉及到旁人。

白玉玉沉吟片刻,说道:“我还是想得个心安。”

莫逸信看她逐渐升起忧郁之色,赶忙劝导:“你不要担心过度,也不要思虑成忧。首先,现在这社会没有什么应不应该的,道德只是捆绑平常人的牛鼻绳,被道德洗脑的人都成了平头老百姓,比平常人更敢于牺牲才有可能跳出思想枷锁,成为非平常人,那些平常百姓大部分是不知道自己被洗脑,一部分能感觉到自己可能被洗脑,其中有少数会去追根问底弄明白这类问题,弄明白自己被洗脑后,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胆量去去除固有的思想枷锁,只有极少数人敢于清洗自己的头脑,提高认知,改变自己的人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其实被错误解读了,应该理解为标准都是错的,需要用实践来证明它是错的。”

“《道德经》第三章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意思是: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引导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引导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不造成民心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这是老子站在人道的层次,以圣人的标准阐述如何作为。

老子又阐述了天、地、人三才大道。

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得道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