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蕃屏四方,周洛为中!

古砚尘习惯性的眯起了眼睛。

随后。

开始对此次事情盘算了起来。

首先。

即便是大周朝廷,也无法得知文帝所中之毒的准确名字。

若不是系统的告知,自己也未必能够活下来,并且得知此毒的名字。

故而。

这些人与妖蛮必定有长时间的勾结,并且隐藏的很深,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没有惊起半点风波来。

意图是什么?

驱虎吞狼?

此外。

他们更看重安禄山,这点是可以看得出来。

若不然,他们不会放弃礼部侍郎。

还有特征明显的太监。

那么谋害他的人。

大致猜测是大周和诸侯王。

以及疑似儒家?

并不是说。

古砚尘的外公是夫子,天下的儒家弟子,不能动自己。

儒家也是存在着派系之争的。

最大的党派之争还是百年前。

武帝不愿见稷下学宫一家独大,故而扶持了一个儒家弃徒,也就是现在的左相,建立国子监与稷下学宫抗衡。

稷下学宫的态度?

刚开始很抵御。

几乎是天下儒家弟子仇视国子监,但是武帝亲上稷下学宫,与那个时候的山长,也就是现在的夫子长达了一天一夜的交谈。

最终稷下学宫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

看小辈之间。

在武帝,文帝的扶持之下,国子监也是起来了。

随后。

夫子成立了书院。

所以。

谋害自己的可能是,国子监的人。

左相插没插手,都脱不了关系。

目的?

让北阳重蹈燕国之路?

再加上设在安禄山体内的禁忌,燕云十六州的灭亡,怕是另有阴谋存在。

其次。

勾结妖族。

得取万妖之毒,谋害文帝以及自己。

首先。

文帝一死。

最大的受益者,便是登基称帝的女帝,成了古往今来唯一一个女皇帝,也算是开了先河。

至于自己。

断北阳继承人?

下嫁长公主,是掩饰还是女帝并不知情?

目前不知。

不过,清晰的一点。

敌人。

疑似左相,以及女帝。

古砚尘想了又想,最终加上了宋国。

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