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知晓古往今事,数列天下好汉!

问候一遍过后。

张天和心中的凉意也得到了释放,大脑快速运转着。

他明白。

自己需尽快拉拢他人,最少也不能让他们落井下石。

张天和轻轻的挥了挥衣袖,随后站出,一举一动显得格外的从容不迫。

张天和目光扫视众人,最终直视女帝的脚底,道:“陛下,公大人不仅仅是户部侍郎,也是大周的官员。”

“试问!”

“古砚尘所做的事,是不是真的尊师重道?”

“才学是一回事,品性又是一回事!”

“国子监学子,若是连尊师重道都做不到的话,更别提将来如何救国救民,也别想拜入国子监了!”

“现在!”

“大周有容人之量,若这古砚尘有这本事,便许他这不尊师重道之徒再度拜入国子监,为国效力!”

“也是无妨的。”

张天和头脑清晰有条理。

咬死古砚尘不尊师重道。

一番话扭转劣势。

古砚尘有此大才。

这一点他们确实感到惊讶,也是意料之外的。

但是。

大周却绝对不能容忍,如此顽劣之徒,待在国子监之中,去破坏规矩。

他们宁可逐出。

公涞身为大周官员,国子监是培养国家栋梁的部门,他去逐出一个不遵守尊师重道的学子,并无过错。

前提是。

他是大周官员。

身为大周官员,就算是一个小小的杂役,只要不惧强权尽责尽职,那么就是替大周争脸。

谁敢说他半个不字?

然后。

在彰显大周的大度,给古砚尘入学的机会,找不出半点问题来。

张天和很有道理。

却有些官员,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话虽说得好听,却还是一步臭棋。

但是。

不得不承认。

确实很恶心。

明知公涞是知道古砚尘的目的,然后才故意针对古砚尘,逼他退学的。

然而。

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

现在古砚尘,仅仅只是落实小圣人的头衔,却被定了一个不尊师重道的恶性。

很聪明。

朝堂之上。

衮衮诸公,又岂有等闲之辈,会轻而易举给政敌留下把柄呢?

公涞或许有些愚蠢。

却没有留下把柄。

经过张天和这么一辩解,情势倒是对古砚尘不利了起来。

不管是朝廷,还是江湖。

讲究一个风闻奏事!

朝堂关于张天和这一番话,还没有传出去之前。

天下读书人或许只会觉得国子监有眼无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