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远贤臣,亲小人!

众文党之人听此一言。

一个个愣住片刻,他们内心深处感到惊骇,用着不可置信目光看着文相。

文党,是以文相为首的党派,可方山岳作为上位者,自然不会承认这点,以免给政敌落下把柄,有攻伐自己的机会。

时至今日。

方山岳不再避讳,自己戴上了文党的头衔。

他无法在稳坐泰山,在那里指点江山了。

甚至。

文党来到了最危险的处境之中,稍有不慎,就会步入了许党的后尘。

这些人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很不应该。

要知道,无任何罪责加身的大理寺卿身死,诸公半天没有憋出一点屁来。

那可是二品官员啊。

就这样死了。

文党的处境,就已经非常明显了。

被帝王和诸公厌弃。

众人看到文相的言行举止后,瞬间惊醒。

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这些人比谁都要清楚。

众文党如坐针毡,纷纷齐齐起身,对着文相作揖一拜,凝声道:“请大人示下!”

“请大人示下!”

“请大人示下!”

“……”

文相声音变冷,冷意深入骨髓,不再是先前那副淡然冷漠的姿态,冷声道:“这大周的天下,是与士大夫共治!”

“现如今,陛下远贤臣,亲小人,她被奸臣遮蔽了双眼,身为大周臣子的我们,有职责出手,让陛下醒悟过来。”

士大夫。

即有官阶在身的文人。

现职,致仕,世家门阀等等,都属于士大夫。

他们之中或许没有强者。

可他们所掌握着其他人并不具备的东西。

那就是话语权。

这些人只需要说一句话,就可以让人这一辈子入仕无门,入江湖困难重重。

世上有一罪。

名曰,莫须有。

百口难辩。

这天下,还是大周的天下啊!

顿了顿。

方山岳正色道:“须知,人心是肉做的,我们是会心寒的!”

心寒会做出什么事情?

不作为,就是纵容一切,甚至还会暗中推动,引起大乱。

目的。

就是要告诉女帝,若大周没有了这些士大夫的治理,那么天下的结局,是必然的。

暗示就足够了。

他们若是不想这几十年的地位,被稷下学宫的人取代的话,他们会知道该怎么做的。

第一代国子监?

若不是趁着稷下学宫衰败,又有武文双帝支持,哪里会有今天的局面?

一个萝卜一个坑。

若不能证明自己的的价值,大有可以替代自己的存在。

这个道理。

他们比谁都清楚。

“两日后!若陛下还未醒悟过来,仍旧执迷不悟的话,那本相唯有辞官,保全身后名。”

众文党中并不缺乏聪明之人,也是明白了此意。

“我等愿追随大人!”

“我等愿追随大人!”

“我等愿追随大人!”

“……”

看似退让。

实则逼宫。

有人会觉得。

他们退了,空了位置,让稷下学宫,或者其他人顶上去不就好了吗?

不行。

这就涉及到一个制度的问题,人家熬了几十年,才能够担任相国一位。

凭什么让这些人,不经过任何科举,任何磨练,就能够入朝为官了?

这并非乱世,也并非开国时期,事急从权是很容易动摇国本的,即便是古砚尘走到今天,也是拥有大量的功绩加持。

所以。

爵位提升过快。

也是名正言顺的。

可以说。

文相恢复理性之后,所用之计,甚是毒辣,还将无辜之人,一起拖下水。

……

武安君府。

阁楼中。

外面。

小丫头坐在地板上,大口啃着烤鸡,毫不顾及形象。

哦,对了。

她也没有所谓形象可言。

古轩辕不知疲倦翻动着早已发黄的兵书。

每次翻看,都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全新的领悟。

前方。

有一绝美女子,身穿劲装,散发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手捧一部兵法,时而皱眉,时而惊讶。

古轩辕将兵书放下后。

那绝美女子方才缓缓道:“兵圣之名,无愧,所着作的兵法,令人眼前一亮,远不是朝堂上的那些酒囊饭袋之辈能比拟的。”

古轩辕面带和气,只是轻轻一笑,道:“陛下倒是过誉了,人总要学习的,诸公只是少了些磨练,磨练够了,自然能够成为朝廷柱石,那四相都有可取之处,倒也称不上是酒囊饭袋,陛下有些许偏见罢了。”

顿时。

女帝脸颊微微变红。

这其实就是拍马屁,结果古轩辕倒是没那么在意,反而还替他人说话。

古轩辕品格在这。

不屑于被人奉承。

某个臭小子另说。

女帝是谁?

她轻咳一声,缓解了尴尬后,下一刻强行转移了话题,道:“先生,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去做?”

小主,

话说出口。

身为女帝的她竟没感受到任何不对之处,反而有些享受这种有人替自己出谋划策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