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着忙着就快到下班时间了,陈勇觉得不如在下班后教天幕下的观众们一些急救措施。
天幕下得到预告的人们也开始准备认真记着,说不定就用上了呢。
陈勇:“首先是紧急处理那种被噎住的方式。采取措施前首先要对患者情况有个简单的判断,不能乱用,方法错了那就不是急救了,是捣乱”。
“如果我们发现有人突然面色青紫、口唇发绀,昏迷倒地,尤其是这个人在进餐时发生状况,我们就应该立刻想到他很可能发生了气道异物阻塞。如果这个人神志清楚,他会感到极度痛苦,常常不由自主地将手呈现“V”字形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这个姿势在急诊医学领域中非常着名,称为“海姆立克征象”。
“在确定是异物阻塞气道无法呼吸后,可以紧急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叫腹部冲击法。首先,身边的人先从背后环抱患者,握拳抵住其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再向上推压以增加气管,利用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排出,使人获救。”
说着陈勇就吐槽了一下:“这里有个关键点,不是抱拳的姿势啊。如今很多短剧拍那种穿越剧,主角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了个大官的家人,然后被重用,其实他们方法第一步就错了,而且为了营造他们需要的恶心氛围,还特别喜欢让主角以那种姿势多次冲击......”。
“姿势方面,不是双手抱拳的姿势去冲击腹部啊,正确的是一手握拳,大拇指在其余四指上面,以拇指的关节为顶点,顶到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大概就是上腹部,另一只手包裹冲击手起辅助用力的作用,双手同时用力向后、向上冲击,关键点就是要快,要大力,要一击即中”。
天幕下。
懂得人体结构的医者添加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就如同疏通堵住的管道,三番两侧的反而没那么容易通,要的就是一下子逼出去”。
“对,其中要点还是要向上,原理就是挤压肺部让内部的空气把异物冲击出去,所以要用拇指关节,这样即使隔着厚厚的大肚腩后也能起效”。
“可是,此法……未免太过粗鲁了些”。
“粗鲁是粗鲁了点,但能救命啊”。
“也是,毕竟命最重要,但我想到几个特殊的情况”。
可陈勇好像知道他要问什么,还没等他说出来,陈勇就已经在一点点说那些特殊情况该如何处理。
陈勇:“一、如果发生意外的是孩子,一只手掌托住宝宝的胸部,将孩子头低脚高地放在大腿上,另一只手拍孩子的背心,直到拍出异物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