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集中力量,航发大会战

早点让对方意识到自己没办法跟大趋势对抗,反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到时候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可能。

“丁主任,我这段时间经过详细的调研和考虑之后,写了一份关于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报告,请您过目。”

常浩南从包里把掏出一个档案袋,放在了丁高恒的办公桌上。

后者拿起档案袋,被里面内容物的厚度震惊地动作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动作麻利的拆开。

“简单说说伱的想法,关于那个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的。”

常浩南的报告主要是关于技术可行性论证,以及汇总国内外航发产业发展情况,并没有直接提到刚刚在电话里面说过的内容。

“我认为,涡喷14发动机的最终定型,实际上以另外一种形式实现了当年高推预研项目设定的目标,也就是对标F404发动机,为我国自行研制涡扇发动机提供技术储备。”

所谓高推预研项目,是1980年时,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启动的第一个按系统工程组织管理的大型预先研究项目,历经15年,才终于在1994年1月拿出来了一个样机。

尽管这台样机在纸面上达到了换算流量25kg/s的目标,但实际上么……

反正在项目总结里面,重点部分只能写“锻炼了人才队伍”。

这也是我国搞第三大涡扇大推过程中遇到的众多挫折之一。

只不过在如今的时间线里,由于涡喷14表现出的性能过于支棱,甚至在部分指标上达到了早期型F404的水平,相当于给这个不是很成功的项目强行挽了个尊。

但无论如何,这都说明咱们华夏已经把第二代发动机给玩明白了,按照一般科研规律,接下来就是时候搞第三代了。

因此停顿了一下之后,常浩南又继续道:

“应该认为,目前已经有了正式启动推重比8一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项目的基本条件,我希望能够集中整个航空工业系统的研究力量,以606所为总工程师单位,结合624所和黎明厂(410厂),共同牵头,其它单位负责协助参与,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

“所以,在正式启动项目之前,我希望能够将相关单位的同志们集中在一起开个会,一方面是把思想统一起来,让大家意识到,这不是在牺牲自己支援兄弟单位,而是互惠互利,另一方面也是系统性地介绍一下,过去一年中我们在涡喷14项目中取得的技术突破,以及由此所衍生出的一些其它影响,给我们航空动力领域增强一些自信。”

听到常浩南的这样一番表态之后,坐在对面沙发上的梁卓平整个人一个激灵,连着张了好几次嘴,但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常浩南说的这种玩法,他其实熟悉。

就是搞研发大会战嘛。

不过从80年代后期开始,这种搞法一方面被认为是具有“落后”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确实是砸锅卖铁风险太大,一旦搞不成,整个行业都要伤筋动骨,因此逐渐不再被提起。

没办法,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华夏的航空领域研究过去在这上面吃亏太多,现在还处在矫枉必须过正的阶段。

要是换个人拿出这种计划,恐怕都不会被严肃地纳入考虑。

但今天站在这里的是常浩南。

所以丁高恒正在聚精会神地翻阅着手中的报告,并没有表露出任何倾向。

梁卓平虽然第一反应是有些荒唐,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的话,又说不出任何反对的话来——

他今天来的时候,也带来了一份报告。

内容是过去几年里,华夏航发产业发展情况的总结。

不汇总不知道,一汇总吓一跳。

实际上,一直到去年的这个时候,涡喷14还处在一个情况比较危险的边缘。

而在一次试飞中发生了二等事故之后,当时正好完成了歼8C总体设计改进工作的常浩南临时加入606所的攻关小组。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整个项目迅速以脱胎换骨的方式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