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悦来楼出来后,王桃花笑得合不拢嘴。
现在这婆儿果正是生长的旺季,这村里村外的坡上山间到处都是。要是卖的好了,可不就比那笋子挣得多?
想到这儿,她先去杂货铺子定了两百个小罐子,又买了五十斤冰糖,这个就有些贵了,足足花了半两多银子。最后去香果铺子买了些干桂花。
等回了村子,就找来罗桂花说了收购婆儿果的事。
“啥?丫头你要收婆儿果?你要这么多婆儿果干嘛呀,这东西又不能当菜吃,又不能当粮食吃?”
“当然是做吃食了。这事还得你帮我张罗一下,然后把有泉叔几个叫上帮忙。我看这东西不压秤,咱们就按一文一斤来收。不过不要烂果,坏果,不然会坏了口味的。”
“行,这事你交给我吧,刚好明日豆香也从外婆家回来了,可以跟我一起看着,那丫头眼睛比我尖多了。”
“婶子,豆香这次咋去那么久呀?我都有一旬没见到她了。”
“这不前段时间买了几块布,想着给她外公,外婆拿去做两件夏裳,就让这丫头送去了。本来说好住个两日,我娘说舍不得她,可不就拉着她住了这一旬。”
这一点王桃花颇羡慕王豆香,那外公外婆舅舅舅娘对她都很好,不像原主的奶奶恨不得把人给吃了。
很快王桃花要收婆儿果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的传遍了村里,甚至连邻近的几个村子也都知道了。
这天生地长的东西,谁摘到就是谁的,哪怕一天摘个五斤,也有五文钱。一时间就跟当初收笋子一样,荒坡山野到处是人影。
这不等第二日王桃花刚从县里回来,那个小作坊外头已经排起了老长的一队人,各个村民手里都挽着篮子,里头是红彤彤的婆儿果,一个个新鲜饱满,令人垂涎欲滴。
作坊里大家各司其职。
罗桂花在和王豆香埋头检查着果子,王烈在过秤,栓子则轻手轻脚地把果子倒进了木盆里,王有泉拿着一个册子记着账。
见王桃花来了,忙和她打起了招呼。
“桃花,我好久没见你了,可想你了!”
王豆香蹦过来抱住王桃花。
王桃花打趣道:“我也想你呀!没你在旁边,我总感觉周围太安静了,不习惯!”
“哎呀,你这是嫌我吵了!哼,亏别人还巴巴地带了好吃食给你呢!”
说着“生气”地扭了头。
王桃花忙抱着她摇啊晃啊:“好了,好了,我的好豆香别生气了,我也给你留了好吃的。”
王豆香转过头“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这还差不多,算你有良心。”
王桃花又朝王有泉问道:“叔,现在收了大概多少斤了?”
“约莫有百来斤了吧!这里太阳大,怕晒坏了,我们就把它放那库房里头了。”
“半天功夫就这么多了!?”
王有泉笑道:“你这价钱给的高,隔壁的几个村子都有人送过来。我猜啊,再过一两日那远点的夏家村,李家村都会有人送了。”
等王桃花推开库房门,一股甜香就扑面而来。就见里面已经摆了三个大木盆,里头堆满了红艳艳的婆儿果,就跟烧着一团火似的,很是鲜艳好看。
“好,可以开始做果子酱了。”
王桃花把刘冬儿几人全叫来了,又从粉丝作坊抽来了四人,就开始分工。
“这小作坊里还剩两口锅,我和冬儿各煮一口,杜婶带两个婶子去洗那两百个罐子,一定每个都要擦干净,用炭火烤一下。另外两个婶子把这些冰糖杵碎了,豆香和小兰你们来帮我们烧火。”
就这般忙了一个多时辰,一百多斤的婆儿果就变成了一百二十多罐果酱。
王桃花把它们封口后,全藏进了地窖。
接下来婆儿果陆陆续续地又送了些来,等到日暮时分,又送来了四五十斤。
王桃花看天色不早了,大手一挥:“好了,咱们先干到这儿吧,剩下的晚上再来。我刚才已经让冬儿回去杀了两只鸭子,现在炖得正好,大家伙都得去。”
等一干人到了王桃花的院子,就见桌上已经摆了一大盆炖得香香烂烂的鸭子,还有几样精巧的菜肴,散发着浓浓的香气。
罗桂花捂嘴笑道:“得,咱们跟着桃花做事呀,这张嘴巴算是享大福了。瞧瞧,冬儿做的这菜,花花绿绿多好看!”
兰花婶子也咂舌:“是呀,这香气一个劲地往我鼻子里钻,哎哟,你们看那鱼吧,咋这么金黄溜秋的,头是头,尾是尾的。我做的鱼呀每次都是乌七烂糟的,我家那位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
葫芦婶子也跟腔:“这姐妹俩可真能干,一个买卖把持着厉害,一个灶头手艺好。啧啧,我要有两个这样的闺女,做梦都能笑醒!”
王桃花和莫小兰端来碗筷,听了这话忙笑道:“婶子们别夸了,再夸这菜可就凉了,赶紧吃吧,待会咱们还有的忙呢!”
就这般,一干人在王桃花家吃了顿好饭。
翌日,王桃花去铺子把东西卸了,就直接去了悦来楼,就见正中的菜牌上已经挂上了“神仙玉露”的牌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嘿,这老头速度还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