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行人回去吃午饭时,把隔壁田里的张栓夫妇俩也给叫上了。至于张大爷因为上次的事感觉有点没脸,王桃花叫了两遍他也不去,也就随他了。
一进院子,刘冬儿和杜月娘已经做好了一桌的好饭。
就见桌子中间摆了一大盆油光四溢的红烧肉,一碗红烧鱼,还有一碟子炒嫩南瓜,一碟子酸笋子炒肉沫,果然还有一碗蒸得嫩嫩的鸡蛋羹。
我妈蒸的嫩嫩的鸡蛋羹
王豆香眼睛一亮:“哎呀,桃花,还真有鸡蛋!”
“我就说有吧!!杜婶蒸得鸡蛋羹老嫩,老香了,咱们多吃点,下午还要割稻子呢!”
这边杜月娘又端来一大盆丝瓜肉汤。
“来来来,大家上午累坏了吧,快,先喝碗丝瓜汤润润喉咙。”
王桃花打了一碗汤,才喝了一口就不禁点头:“杜婶,这丝瓜汤很是鲜甜。”
莫小兰抓着杜月娘,很是激动地说着:“娘,娘,那个我学会割稻子了,割得可快可好了!”
杜月娘笑道:“难为你这莽撞的性子还能做这精细的活计呀,我都怕你割到手呢。”
莫小兰得意地晃了晃手:“瞧瞧,我才不会呢!”
众人纷纷夸赞了几句,便边聊边吃起了午饭。
“叔,这稻子今天能割完吗?”
王有盛略微想了想:“咱们人多加把劲,应该没问题。”
说着又看向张栓:“栓子,等叔这边好了,我们就去帮你。”
张栓忙摆手:“不用不用,我这边明天应该能割好!”
“哎,就这么说好了,早点割完,咱们去晒个好地方。”
王桃花突然想到个事。
“叔,这几亩地能收多少粮食呀?”
说到这王有盛笑了起来:“咱们今年灌水灌得及时,这稻子长得比往年都好些,应该每亩能有三石粮。”
王桃花心里也是欢喜的,这农人辛苦一年可不就盼着丰收吗?虽然自己现在不差这点粮食,不过仓库里满满当当,这过日子才安心。
等到太阳落山,这四亩地的稻子终于割完了。王有盛和王强用牛车拉去了晒谷坪,今晚还得留下来守稻子。
而王桃花干了一天,就有些受不了了,这晚上回去,腰酸背痛,连拿筷子的力气都没了,看来这具身子的底子还是太弱了。
“不行了,不行了,明天去不了了。”
王桃花在床上摊成一个“大”字,再看莫小兰还跟只猴子似的蹿上蹿下,一点事都没有的样子,不由得十分羡慕!
不愧是练武之人。
等几亩地的稻子收完了,王有盛一干人还帮王桃花把两亩地的豆子给收了,王桃花颇为感激。
接下来的几天,太阳照常十分火辣,等稻子,豆子晒了五六天后,就可以收仓了。
按照当初与张王两家的约定,王桃花库里收进了七八石粮食,足够她们几人吃上大半年了。
至于曹家庄的五成粮食,差不多有三百多石粮食。
王桃花已经让人送了消息过去,全部卖掉。她是县主,不需缴纳田税。就这些粮食也换来了二百两银子。
家家户户正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又迎来了秋社。
这古人认为土生万物,所以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