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妃筹谋多年,不就是为了那个位置吗,那他就要断了他们的念想……
他微微勾了勾唇角。
“甚好。”
“对了殿下,慕容氏的旧部听说您回来了都很激动,商量着等您好些了再来拜见,还有庄先生,听闻您回来更是激动不已,若不是这两日染了风寒起不来榻,早就想起身来探望您了。”
听北继续禀告道。
“老师病了?”
南宫凌闻言面色微变,一脸担忧。
庄先生明曰庄知行,是当朝的翰林院大学士,从三品,是南宫凌曾经的老师。
庄知行颇有才学,十岁便能知古通今,年纪轻轻便入朝为官,一路到翰林院大学士,若不是他无心争斗,凭他的才学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位也可谋得。
他门下的许多门生受他点拨都颇为争气,遍布于大夏的官僚体系之内,可谓是桃李满天下,许多人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争相拜访,想让他将自家子弟收于门下。
但庄先生并不是谁都收的,收与不收他心中自有一番考究,就是当年皇后花了心思想要让南宫辰拜他为师都未能得偿所愿。
南宫凌能有机会拜他为师说来也是一桩巧合。
他幼时正值开蒙之际,皇帝心里发愁给他找谁当启蒙先生。
一日庄先生到太极殿和皇帝商议翰林院修史的事宜,庄先生偶然间看到南宫凌在殿里玩时随手作出来的诗。
诗是描写当年大胜于渭水,文侯大将军班师回朝凯旋之景,洋洋洒洒八句诗,句句皆意气风发,将当时我军凯旋之势尽数写出。
庄先生读过后颇为喜欢,连连称赞,问皇帝这是作写的,待知道是年仅六岁的南宫凌作的庄先生大为震惊,啧啧称奇,就算是他在这个年纪也不一定能作出这等诗来。
皇帝正愁没有合适的人选给南宫凌做老师呢,一看庄先生这里有戏,颇为惊喜,连忙就坡下驴,说了许多南宫凌聪慧至极的好话。
庄先生哪里不知道皇帝的意思,想起自己当年虽与慕容濯交情不深,但他心中敬佩这个金戈铁马一世的大将军,在知晓慕容濯被冠上通敌叛国的罪名,全家尽数抄斩之时,还曾为之辩解,他是万万不肯相信慕容濯会做出这种事来的,只是终究是徒劳……
想到这里,庄先生明知南宫凌是一块烫手山芋却也愿意给他一次机会。
小主,
待见过南宫凌后,愈发的喜爱起这个聪慧沉稳的孩子,便做了他的先生,南宫凌也不负他所望,成了他引以为傲的弟子。
南宫凌当年离宫之前曾见了庄先生一面,和他说了自己的打算。
出乎他的意料,庄先生只是微微沉默了一会儿,便点头同意了。
“万事皆有缘法,你也有自己的路要走,与其窝在这个刀光剑影的深宫被仇恨滋生,不如出去走走,只是一人在外面需行事小心,切莫冲动,需谨记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是南宫凌临走之时,庄先生交代他的话,当他身陷囫囵知识也是庄先生的话,让他一次次的咬牙活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