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开始他的验证收集数据。
期间,李觅指点工部搞出了水泥,用来修路盖房,而电报机和发电机也源源不断产出。
橡胶问题,下旨全国寻找。
毕竟总不能一直靠李觅支持吧,蒸汽机也开始出现,不过李觅只是提了个方向,没有亲自参与。
现在打造出来的蒸汽机,还停留在工部实验室。
当然,钢铁战船也不能缺少,只等蒸汽机走出工部,就可以造船了。
一年时间,工部像是被李觅的奇思妙想打开了工匠的智慧,各种发明纷纷出现。
为此,李觅让工部的官员和工匠,花大量时出了一部律法,是保护工匠发明,保护他们劳动成果。
同时鼓励全国的工匠,当然,普通人也可以。
李觅懒得重新想名字,就起名专利法。
有了水泥,工部也是兴修水利工程,修桥补路,京都重新规划,道路变得宽敞,还出了交通规则。
马车、行人都需要遵守。
睿国是国泰民安,商业欣欣向荣,一切都在按李觅的规划发展。
年底早朝。
“财政司,今年税收统计好没有?”
“回圣上,已经统计好,今年农去税收上一千万石粮食,折合白银两千万两。商税有一亿两千万。”
财政司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军费开支一千六百万七千两白银,产出了预算财政收入的5%,俸禄花了一千万两,不算圣上自掏私库奖励的。”
“其它用来征收土地补偿和工部,以及其它支出,有一亿零三百万两。”
“圣上,开支已经超出了财政收入,要不是圣上私库支持,已经入不敷出了。”
“不错,这只是征收土地花销过大,来年少了一笔开销,就没事了。”李觅看过财政司的报表。
“军费这一块,现在还在开战,用多点钱很正常,一统天下后,就会减少开支了。”李觅又说道。
其实一千多万两白银,只是粮草开销为主,其它像士卒和将领的俸禄,还有奖励,都是李觅拿钱出来的。
当然,财政司没有把那些战争中收入,和抄家没收财产没有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