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五年前向赵永年家借了十两银子的高利贷,至今未曾把钱还完,如今得知现在江南各地粮价飞涨,故而决定趁机赚一笔,一来还清欠的钱,二来也能有余钱过个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实,他也没想靠这几十石粮食发家致富,只要一世米能卖出北地官府所收的五十铜元,也就知足了。
赵家收粮的铺子就在村口,赵家的账房早已等候多时,拨着算盘,准备接受今年的新粮。
田大娃也排队等候,看着密密麻麻都是带着粮食的农户,忍不住和人闲聊起来。
“唉,兄弟,你这车上多少谷子?”
“一共十石谷子,听说今年的行情不错,没准能卖个好价钱。”
“巧了,我车上也是十石谷子,你说能卖多少?”
“城里的粮价都快涨上天了,听说一斗米要钱一块银元!”
“乖乖,那一石米不是十块银元了?”
“可不是嘛,虽然我们卖出去可能少一些,但怎么说一石谷子今年一块钱还是该有的吧?”
田大娃一听,顿时兴奋不已。
如果一石谷子能卖一块银钱,这次收获的五十多石谷子岂不是有五十块?即便按照朝廷价收也有二十多块啊。
江南的土地肥沃,且一年两熟,如果肯施农肥,秋粮一亩地平均能产稻谷二、三石(300-450斤)以上,田大娃家中二十亩地秋粮一共收获五十石谷子。
按照他的算法,赵家今年怎么着也会多给点钱收购吧,毕竟他们转手可是十倍卖出啊!
他们吃肉,也该留口汤给咱不是么?
可就在这时,前排引起一阵剧烈骚动,一名老汉哭着喊道:“还有没有天理啊,多好的谷子,你们居然只收二百钱?这让我们怎么活啊!”
接着老汉被人恶狠狠推倒一边,赵家账房极其不耐地说道:“嚷什么嚷?现在满街都是粮食,降点钱怎么了?不卖你拉回去啊!”
老汉据理力争:“可是这钱也给的太少了,去年还是三百钱,今年怎么比去年还少呢?你们实在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