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
心中的一切又中心苏醒,
有人倾心的人,有了诗的灵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
楚运欢每每读到这些诗句,就会显得格外兴奋,内心澎湃着,幻想着一个浪漫多情的故事。他想这首情诗最能表情达意。有时在暗自窃喜,感谢这个外国人写的这么符合心意。要是能见到普希金,楚运欢绝对会敬他一杯酒。
据楚运欢所知,这首情诗是普希金写给安娜?彼得罗夫娜?克恩(1800-1879)的。1819年普希金与19岁的克恩第一次相遇。那次普希金与19岁的克恩(她已经是一位56岁的将军的夫人了)只用了法语交谈了几句话,但临别时她记住了普希金的目光。
几年过去了,普希金的诗成了众人谈论的话题。爱好诗歌的克恩一直幻想再次见到他。1825年6月,她客居三山村奥西波娃姑姑家的庄园时,普希金也前来造访。两人重逢,相隔六年,不胜欣喜。从那天起,那一年的夏天,整整有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几乎天天见面。同辈人在一起无拘无束,普希金兴致勃勃为伙伴们朗诵自己的新作。
普希金和克恩后来有过多次通信,情意相投,满纸幽默和戏谑,可惜克恩的信很多封没有保存下来。普希金写给克恩的这首诗,是他创作高峰时期的代表作,是爱情诗中最迷人的一朵鲜花。难怪后来很多作曲家为它谱了曲。
美妙的诗句和故事一再激励着楚运欢寻觅心仪的姑娘。他现在很想在姑娘面前朗诵,让她能真切的知道自己现在的想法。是对姑娘的表白吗?要是写在纸上给她看,她看了以后会怎么想?会不会过于草率。这同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