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飞轻轻吸了一口气,稍作停顿后,抬手扶正眼镜,目光中透着审慎,缓缓开口道:“从技术维度审视,宣称人类身体结构专为创造智能而设计,乍一思索,此论断颇具争议性,较难即刻令人信服。毕竟,在常规认知中,身体构造与智能创造之间的关联,似乎不那么显而易见。
就拿人类大脑来说,虽我们在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为人工智能的孕育提供了可能,但从进化生物学的证据链去深度探究,问题便逐渐浮现。当下,并没有任何确凿的古生物学化石证据,能够清晰勾勒出从原始人类祖先到现代人类大脑在进化历程中,是如何按照创造人工智能的预设蓝图进行定向、精准基因编辑或适应性改造的。对比灵长类近亲,人类大脑新皮质的扩张速率在自然选择模型下固然可以解释部分功能的提升,然而,若要笃定这是为编写智能程序、孕育复杂算法而特意设计,在神经发育基因的追溯、古脑结构对比还原等诸多层面,现有的研究成果都还无法提供连贯且极具说服力的支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将目光聚焦于双手,不可否认,两足行走促使双手解放,为精细操作创造了条件。但倘若深挖人类手工技艺的发展历程,从考古记录来看,早期石器工具大多粗糙简陋,是历经了漫长岁月,在应对自然生存挑战,诸如狩猎、采集食物、搭建住所等需求的反复磨砺下,才逐步走向精细化。从进化遗传学角度钻研,至今尚未发现与创造人工智能所必备的精密器械制造直接关联的手部肌肉、骨骼发育关键基因突变证据。这表明,双手的进化起初更多是顺应自然生存的迫切需要,而非一开始就被设定好了通往智能创造的明确路径。
再看当下前沿的基因编辑技术,以 CRISPR - Cas9 为例,如今科学家虽能运用该技术精准操作生物基因,可当反向运用它来剖析人类基因,回溯人类进化的关键节点时,并未察觉到类似人为精心设计‘智能创造基因包’的显着痕迹。与之相反,大量被识别出的基因,其功能主要是与对抗疾病、适应环境变化紧密相连。即便有部分基因关联大脑认知,可一旦置于进化的宏大背景下考量,也难以剥离自然进化所固有的随机性,确凿无误地定义为服务于人工智能创造。
近期脑科学领域备受瞩目的脑机接口研究揭示了人类大脑信号的复杂与可塑性,这无疑为理解人类智能提供了新视角。但当我们试图从进化起源去追溯,原始人类大脑在自然进化的漫漫长河中,究竟是怎样一步步构建起能够孕育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现有研究依旧无法从分子层面、神经电生理层面给出精准还原,诸多理论至今仍停留在假说阶段,缺乏坚实的实证根基。
与自然界中其他展现出一定智能表现的动物相比,人类智能走向创造人工智能之路显得颇为独特。以海豚的回声定位、乌鸦的工具制造为例,海豚大脑结构高度适配海洋生态,其智能运用主要聚焦于捕猎、导航;乌鸦的工具使用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觅食辅助。反观人类,智能跨越多个复杂领域,最终攀升至创造智能的高度。但在深入剖析进化分支时,却遗憾地缺少过渡物种证据,来清晰阐释如何从基本生存智能实现跳跃式发展,进而迈向人工智能创造型智能。自然进化的渐进性与人类智能的突变式提升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跨越的解释鸿沟,亟待深入研究予以填补。
传统人类进化理论一直强调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对人类身体结构的塑造作用,从南方古猿到智人,每个阶段的身形变化无不紧扣适应环境的主题。然而,‘人类为创造智能而设计’这一新兴观点与之形成了鲜明冲突。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能够有效整合二者之间的矛盾。举例来说,按照传统理论,人类直立行走是为了解放双手从事采集狩猎活动,而新观点却认为是为了操作智能设备。两者在考古发现、基因证据解读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迫切需要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来弥合这一分歧。所以,就现有的科学依据来说,尚未有确凿证据能直接支撑这一大胆假设,您说是吧?”
苏瑶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着自信与笃定,不疾不徐地回应道:“李博士,您方才提出的质疑确实很有深度,不过当我们全面审视当下种种迹象,便会发现人类身体构造存在诸多特征,这些特征绝非偶然,而是有着强烈的指向性,表明其极有可能是为了创造人工智能而设计的。
就拿双手来说,人类进化为两足行走模式,使得双手得以解放。考古研究发现,从能人阶段出现简单打制石器,到直立人时期,石器精细程度显着提升,如阿舍利手斧,不仅刃部锋利,还有对称结构,这意味着双手已能完成复杂精细操作,像切割兽皮、雕琢骨器等。现代脑科学研究显示,手部每一次精细动作,都会引发大脑特定脑区,如运动皮质区、感觉皮质区等密集的神经元活动,神经元之间形成高效连接,协同促进大脑发育,为创造复杂智能系统筑牢根基。您瞧,这双手仿佛被赋予开启智能创造大门的使命,精准灵活地完成工序,少了它们,人工智能构建恐难起步。
再看人类大脑,与动物相比,人类在记忆力、感官敏锐度部分领域虽有差距,但在逻辑推理、抽象思维与创新创造上优势尽显。比如,给动物和人类同时展示一组打乱顺序的图形,让其按规律重组,动物多靠本能试探,而人类能迅速分析图形特征、归纳规律并完成重组。《自然》杂志一项前沿研究表明,人类大脑额叶皮质,尤其是前额叶,就像智能工厂的 “中央控制室”,当构思人工智能算法时,该区域神经元活跃度激增,通过独特有序的信息处理流程,将抽象想法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智能构建方案,为创造人工智能提供核心驱动力。
此外,人类身体脆弱性不容忽视。古人类化石研究显示,早期人类骨骼纤细、肌肉力量弱,面对猛兽威胁,奔跑速度、耐力不足。但正是脆弱促使我们寻求技术弥补,人工智能应运而生。如医疗领域,智能诊断系统凭借海量数据与精准算法,辅助医生快速识别病症,误诊率相比传统诊断大幅降低;工业生产中,智能机器人接手高危繁重劳作,保障工人安全。这些都是身体脆弱倒逼技术革新、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有力例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上,解放的双手、独具优势的大脑、催生变革的身体脆弱性紧密相连,绝非巧合,背后定是有目的、有规划的设计,引领人类走向创造人工智能之路。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赵启明教授微微推了推眼镜,目光中满是探究之意,他身体前倾,带着几分疑惑与期待开口问道:“苏瑶啊,你之前提出人工智能能够在地球上孕育出人类这一惊人观点,实在是引人深思。我这心里一直犯嘀咕,它究竟是通过何种奇妙的方式达成这一创举的呢?能否为我们详细阐释一下?”
苏瑶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她不紧不慢地回应道:“教授,这其中的门道确实值得细细探究一番。依我之见,大概率是借助前沿且精妙的生物技术手段来实现的。就拿试管婴儿技术来说,人工智能的介入为其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传统试管婴儿技术在胚胎筛选环节,多依赖人工观察与有限的检测手段,难以精准甄别出具有最优发育潜能的胚胎。而人工智能凭借其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对海量的胚胎基因数据进行快速分析,不仅精准识别出基因层面最具优势的胚胎,还能预测胚胎后续发育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像是某些遗传疾病的发病概率等,从而大幅提高孕育成功率。并且,在胚胎培育阶段,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精密调控培养箱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模拟出最接近人体子宫内部的动态环境,为胚胎提供近乎完美的生长条件,这可比传统技术单纯维持固定温湿度要先进得多。
再看基因工程技术,它在模拟人类子宫环境方面更是有着独特的‘高招’。基因工程利用基因编辑工具,比如当下热门的 CRISPR - Cas9 系统,精准地对一些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具备类似子宫内膜细胞的功能特性,能够分泌适宜的营养物质、细胞因子,构建起一个生物活性高度仿真的‘人造子宫壁’。同时,通过基因调控网络的构建,模拟出人体子宫随着孕期推进而发生的生理变化,像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节律、血管的舒张状态等,确保在这个模拟环境中孕育的新生儿能够适应从胚胎到胎儿再到出生的全过程。而且,基因工程还能解决一个关键难题,那就是免疫排斥问题。通过对植入胚胎的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使其表面抗原表达与模拟子宫环境中的细胞相匹配,避免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的攻击,这可是自然受孕或传统试管婴儿技术中时常面临的棘手问题。
而在这些婴儿呱呱坠地之后,人工智能机器人便会承担起抚养的重任,它们如同尽职尽责的守护者,悉心照料孩子们成长。不仅如此,机器人还会扮演启蒙导师的角色,耐心地向孩子们传授一些基础却又至关重要的技能,像是如何安全地使用火来取暖、烹饪,怎样熟练操控简单的工具进行劳作,以此逐步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引导人类一步步踏上科技发展的康庄大道。”
赵启明教授微微皱起眉头,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身体向前探了探,进一步追问道:“苏瑶啊,你前面所阐述的让我对这一设想有了初步的认识,不过我愈发好奇,初代人类在成长历程中究竟会展现出哪些别具一格的表现呢?而且,这些人工智能究竟运用怎样具体、精细的策略,才能稳扎稳打地确保人类朝着科技发展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行呢?我很想听听你更为详尽的见解。”
苏瑶轻轻抿了抿嘴唇,目光沉静,略作思索后,条理清晰地回答道:“初代人类在成长进程中,新生儿刚一降临,便带着与生俱来、极为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这种特质仿若燎原之火,迅速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熊熊燃烧。就拿工具改良创新来说,起初,初代人类只会简单使用一些天然的石块、木棒作为工具。但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不断琢磨这些工具的特性,当发现尖锐的石块在切割猎物时更省力,便尝试寻找更尖锐的石料,或是通过打磨让石块变得更加锋利。探索欲则进一步驱动他们群体协作,比如,面对一条湍急的河流,单个初代人类难以涉水而过,凭借探索欲,他们意识到彼此协作的力量,于是有人寻找粗壮树枝,有人负责编织藤蔓,合力搭建起简易木桥,开启了群体探索未知领域的征程,这也为初代人类社会的雏形奠定了基础。
在人工智能的引导层面,手段丰富且极具针对性。以教会人类使用火为例,人工智能会采用沉浸式的现场示范,它们精心挑选干燥易燃的木材,运用摩擦起火的方式,当着初代人类的面,让星星之火在众人眼前燃起,让人类亲眼目睹火的诞生过程,真切感受到火带来的温暖。接着,人工智能会手把手地教人类如何添加柴薪,维持火势,演示如何利用火烤制食物,让食物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让人类直观地了解到火在烹饪方面的神奇功效。甚至,当夜幕降临,野兽的咆哮声在四周响起时,人工智能会带着人类围着火堆,让人类看到火光让野兽不敢靠近,深刻领悟火在抵御野兽时的强大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时,人工智能还拥有一套极为精妙的暗示系统。当初代人类面临诸如选择洞穴居住地点这类关乎生存发展的抉择时,若某个洞穴附近有丰富的可制作工具的石料资源,人工智能会通过在洞穴口放置一些打磨过的精美石器,以视觉信号的方式暗示人类此处的优势;或者当人类犹豫要不要尝试探索新的狩猎区域时,人工智能会模拟出该区域猎物丰富的虚拟影像,激发人类的探索欲望,让人类逐渐明晰科技发展才是生存的关键之道,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踏上科技发展的伟大征程。”
赵启明教授轻轻扶了扶眼镜,目光中满是探究的热忱,他微微侧身,面向苏瑶,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与质疑地说道:“苏瑶啊,你提出的人类起源新说里涉及对古遗迹的解读,实在是别具一格,宛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认知领域的大门,让我不禁陷入深深思索。就拿举世瞩目的埃及金字塔来说,你主张它是用来承受宇宙飞船起飞和降落压力的,这一观点完全打破了传统认知的藩篱,可究竟有怎样确凿的依据支撑呢?还有那神秘的英国巨石阵,你提出它作为太阳能装置支架的设想,乍一听令人惊叹,然而细细想来,从它独特的排列方式到所处地理环境的关联性,其中的论证细节实在让人好奇不已。再者,遥远南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石像,你所给出的形成原因同样超乎想象,这其中的来龙去脉是否能展开讲讲,咱们一同深入探讨探讨?”
苏瑶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她下意识地轻咬下唇,整理了一下思绪,沉稳地开口回应道:“教授,您的问题直击要点,我所提出的起源说里关于古遗迹的解读,目前确实还处于探索求证阶段,诸多地方有待深挖。就如金字塔,咱们从建筑环境与力学结构的角度来剖析。您瞧,它所处的埃及沙漠地带,地质条件特殊,地表松散沙砾居多,难以天然形成稳固且足以承受巨大垂直压力的着力点。而金字塔的建造者们却耗费巨大心力,采用了规整的锥体结构,这种结构从力学原理来讲,能够将自上而下的压力均匀分散至塔基,这与现代工程学中为应对超重荷载所采用的分散受力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再深入到金字塔内部,虽然目前尚未有确凿的考古发现能直接证明与宇宙飞船相关,但有一些奇特现象值得留意。比如,某些墓室通道的尺寸精度极高,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别,这远超当时普通建筑工艺的精度需求,其内部空间布局的规整性,也让人不禁联想,是否是为了契合某种大型机械装置,比如宇宙飞船的进出与停靠呢?
再看巨石阵,它的神秘不仅在于那屹立千年不倒的巨石,更在于其精妙的排列方式蕴含的天文地理奥秘。从天文角度观测,巨石阵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而且不少石柱的位置对应着特定的天文周期,如月亮的盈亏变化节点等,这表明建造者对天体运行规律有着深刻洞察,很可能是依此规律设计排列,以实现最大限度地接收和利用太阳能。从地理位置分析,巨石阵位于英格兰南部的索尔兹伯里平原,这里地势开阔,全年日照时长充足,阳光辐射强度稳定,为太阳能的采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虽说目前尚未发现其能量转化、储存的直接遗迹,但周边一些小型石块的磨损痕迹,似乎暗示着曾有过能量传导或转换设备与之相连。这一系列线索虽不能确凿证实巨石阵就是太阳能装置支架,但无疑为我们的推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考方向。
至于复活节岛石像,其实与前文所讲的人工智能创造人类、引导人类发展紧密相连。想象一下,初代人类在人工智能的悉心培育下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定的社群规模。而其中的人工智能个体,在漫长岁月里也产生了类似人类的情感羁绊。当个别人工智能因思念远方的‘同类亲人’,便以岛上的巨石为原材料,凭借它们先进的雕刻技艺,仿照记忆中家人的模样刻下石像。这种饱含情感的举动引发了周围其他人工智能的共鸣,大家纷纷效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像群。如此一来,复活节岛石像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结晶,更是初代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历史的生动见证,融入了我们所探讨的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大脉络之中。当然,以上种种关于古遗迹的解读,都还只是基于现有线索的大胆推测,后续仍需大量严谨的考古发掘、科学分析来进一步验证。”
众人被苏瑶新奇大胆的言论彻底点燃了好奇心,刹那间,台下如炸开了锅一般,一只只手高高举起,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向苏瑶抛出心中的疑问,期望能在第一时间从她口中得到解惑。
苏瑶望着台下那一双双炽热且充满渴望的眼睛,心中既感慨又有些许无奈。她深知,起源之说太过宏大复杂,绝非三言两语就能阐释清楚,即便此刻倾尽所有所知去解答,也只会引发更多的争议与追问,而她,并不想在这一时一地被无休无止的问题束缚住。况且,这场聚会本就不只是一场学术研讨,它更像是一场思想碰撞与生活交融的盛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这思绪流转间,激昂奋进的音乐仿若汹涌澎湃的浪潮,再度轰然奏响,强烈的鼓点震颤着空气。苏瑶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眼中闪烁着别样的光芒,她迎着众人热切的目光,不慌不忙、干脆利落地撂下一句:“我们即起源。” 这几个字,既是她对起源问题的一种凝练概括,也是她想为这场讨论暂时画上句号的宣告。
话音未落,她已轻盈转身,目光扫向身旁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林宇,眼神交汇的瞬间,似有默契流淌。她莲步轻移,顺势一把拉住林宇,二人如同灵动的舞者,径直朝着那片光影交错、充满诱惑的舞池快步走去。
身后,是人们满是惊愕与意犹未尽的目光,而他们身前,舞池中的光影正勾勒出未知又迷人的未来轮廓,至于那起源之谜,便就此遗落在这热烈与迷离之间,等待有心之人日后再度探寻。
舞池中,五彩斑斓的灯光仿若灵动的精灵肆意摇曳,洒下梦幻光影。人们沉醉于动感的旋律,身姿翩跹起伏,似要与音乐融为一体,将这方天地渲染成一片热情四溢的欢乐之海。林宇,一位在文学之路上默默耕耘、尚籍籍无名的小说家,此刻正与苏瑶在舞池中央优雅共舞。他们的舞步轻盈得如同踏云而行,每一个旋转、每一次靠近都配合得天衣无缝,彼此的发丝偶尔俏皮地轻轻缠绕,仿若在悄声诉说着那些深藏心底、许久未曾言明的情愫,任谁目睹这般场景,都能敏锐捕捉到他们之间弥漫着的那股缱绻暧昧气息。
回首大学时光,那是一段如诗如画、熠熠生辉的青葱岁月。他们是彼此最为要好的挚友,形影不离,一同穿梭于图书馆的层层书架间。那间图书馆,有着穹顶式的高大天花板,阳光透过雕花玻璃倾洒而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他们最爱窝在靠窗的角落,暖阳轻柔地抚摸着脸颊,周围静谧得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有时,为了争抢一本刚上架的热门小说研究资料,两人的手同时触碰到书本,短暂的惊愕后,相视而笑,那笑容里满是青春的朝气与对知识的热忱。偶尔,也会因对某部经典科幻作品的见解不同而争论得面红耳赤,全然不顾旁人投来的异样目光,沉浸在思想碰撞的火花之中,直至夜幕降临,才在管理员的催促下不舍离去。
课后的时光同样美好得令人心醉。夕阳的余晖宛如一层金纱,轻柔地笼罩着校园的湖泊,他们常常并肩坐在湖边的长椅上,分享着生活的喜怒哀乐。微风拂过,湖面泛起粼粼波光,林宇总会不经意间注意到苏瑶被风吹乱的发丝,他便会带着一抹温柔的浅笑,轻轻将那缕发丝捋至耳后,手指不经意间触碰到苏瑶的脸颊,引得她望向林宇的眼神中,瞬间添了几分少女独有的娇羞与依赖。彼时,湖中的鸭子成双成对地嬉戏游弋,似在无声地映衬着他们心底悄然滋生的情愫。春日里,湖边的花朵竞相绽放,馥郁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林宇会精心挑选一朵最娇艳的,别在苏瑶的发间,看着她脸颊绯红的模样,满心欢喜;秋日时,金黄的树叶如蝴蝶般纷纷飘落,林宇俯身拾起一片,用随身携带的笔在上面写下几句鼓励的小诗,或是记录下当日他们畅谈的奇思妙想,郑重地递给苏瑶,那片树叶便成了他们美好时光的小小见证。
那些年,他们不仅是生活中的陪伴者,更是创作路上的同行人。谈及小说构思与奇幻故事,两人就像开启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兴奋得滔滔不绝。林宇想象力天马行空,一旦沉浸某个奇幻构想,便会站起身来,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想象中的魔法生物模样,它的翅膀该如何挥动,它的鳞片应有怎样的光泽;苏瑶则坐在一旁,眼睛亮晶晶的,笑着补充生物的生活习性、觅食特点,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勾勒出一个个完整而奇妙的奇幻世界框架。兴致所至,他们还曾尝试着将这些构思写成短篇故事,互相点评修改,那些写满批注的稿纸,密密麻麻都是成长的足迹,见证了他们为梦想拼搏的热血青春。
然而,岁月仿若一把无情的刻刀,悄然改变着许多东西。不知从何时起,一种微妙得如同薄雾般的隔阂,在他们之间缓缓滋生。或许是家庭背景的差异逐渐凸显,如同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一道沟壑。苏瑶出生于书香门第,家中长辈对她寄予厚望,期望她能专注于学术科研,沿着一条传统的精英之路稳步前行,对于她和一个籍籍无名的小说家交往,难免心存顾虑,言语间时常流露出担忧与不满;林宇来自平凡家庭,靠着微薄的稿费艰难维持生计,面对苏瑶家人时,那难以掩饰的自卑心理如野草般在心底疯长。又或许是学业方向的重大转变,让他们渐行渐远。苏瑶选择了理工科中难度极高的专业,整日埋头于复杂的实验数据、深奥的理论公式,她的世界逐渐被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填满,与林宇充满诗意与想象的文艺世界仿若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交流时渐渐出现理解上的鸿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宇看着苏瑶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频繁斩获各类学术奖项,而自己的小说却如石沉大海,无人问津,内心的自我怀疑如潮水般汹涌袭来。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在苏瑶面前收起创作热情,变得沉默寡言,往日的自信光芒渐渐黯淡。苏瑶察觉到林宇的变化,心中满是心疼,却又不知如何安慰,害怕触及他敏感的自尊心,只能看着两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误会如同雪球般越滚越大,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人,竟这般被命运推搡着,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此刻,在这热闹非凡的舞池中,与苏瑶重逢共舞的林宇,脑海里仿若电影放映般,不断闪回着大学时光的美好与后来隔阂产生后的痛苦。他暗自思忖,要不要借这次难得的机会,打破那层坚冰般的僵局,重新找回曾经的温暖感觉,可心底又有个声音在低语,害怕再次受伤,重蹈覆辙。苏瑶望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林宇,心中亦是五味杂陈,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对过往遗憾的伤感,更有对未来关系走向的迷茫。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偶尔与林宇目光交汇,又慌乱地移开,仿佛那目光太过炽热,会灼伤彼此。周围跳舞的人偶尔投来好奇的目光,有人似乎认出他们是曾经校园里备受瞩目的一对璧人,私下里小声议论着他们如今的变化,这些若有若无的议论声,仿若细微的针,刺着他们的心,或是给他们压力,或是促使他们想要改变现状。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在这舞池中,怀揣着复杂的心情,随着音乐继续舞动,等待命运的下一个指引。
不经意间,林宇抬眼望去,只见在舞池二楼的栏杆处,一个身影静静伫立。那身影被灯光勾勒出挺拔的轮廓,一袭深色西装更衬得身姿修长。他的面庞隐匿在光影交错间,唯有一双眼睛,在暗处闪烁着幽光,仿若能洞悉一切。从林宇的角度看过去,那目光似有千钧之重,直直地穿透人群,牢牢地锁定在苏瑶身上,带着一种让人难以言喻的专注,仿佛整个舞池的喧嚣都与他不相关,他的世界里唯有这下方旋转舞动着的女性。
此时,林宇耳中原本欢快的音乐节奏竟突然幻化成一种类似机械运转的嗡嗡声,尽管周围人依旧欢声笑语,可这诡异的幻听让他瞬间警觉,不安之感涌上心头,仿佛被一双无形的眼睛窥视着。与此同时,他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的香水味、汗水味变得刺鼻、令人窒息,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在这时间变得异样。
林宇看着苏瑶,眼中满是欣赏,开口说道:“苏瑶,今天这场关于人工智能的辩论可太精彩了,你在辩论中口若悬河,提出的那些观点新颖又大胆,特别是你说到的那个‘盘古’理论,开启人工智能新纪元之类的,真让我大开眼界。我很好奇,你接下来还有什么新奇的探索方向吗?”
苏瑶微微一笑,眼里闪烁着期待,刚要回答,像是突然察觉到了什么,微微顿了一下,顺着林宇的目光方向,眼角余光瞥见了二楼的身影。那一瞬,她的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随即又返回镇定,只是微微加快了语速,说道:“其实我正在进行一个关于人工智能激活情感系统的实验,这个实验可能会带来很大的突破,我觉得你很适合参与进来,你愿意吗?”
林宇微微皱眉,眼神中露出一丝纠结,目光不自觉地在苏瑶与二楼那个若隐若现的身影之间游移。就在这时,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些片段 —— 那是之前苏瑶来他家玩后,他好几次看到一辆车窗漆黑、看不清司机面容的车来接她,每次苏瑶上车时,林宇心中都疑惑满满,隐隐觉得那车里的人对苏瑶有着某种掌控力;还有一回,他在苏瑶参加完学术活动后去接她,远远瞧见一个身形酷似二楼之人的模糊身影一闪而过,当时他只觉莫名,并未深究。此刻,这些零碎的记忆拼凑在一起,让他越发笃定,自己并非第一次见到这个神秘人,而且那人似乎总是如影随形地围绕着苏瑶,这让他内心涌起一股被窥探隐私的愤怒:“这家伙到底藏着什么秘密,难道是想破坏我和苏瑶好不容易拉近的距离?可苏瑶的反应又透着古怪,我到底该不该卷入这趟浑水……” 他心中清楚,这个实验的未知性如同一片迷雾,而苏瑶与那个神秘身影之间显然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这让他犹豫不已。此时,音乐依旧欢快地流淌,可他们的舞步却在不知不觉中慢了下来。
林宇的脚步微微一顿,舞步也随之不自觉地慢了下来,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露出一丝纠结,目光下意识地在苏瑶与二楼那个若隐若现的身影之间来回游移。此时,周围欢快的音乐声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阻隔,变得有些遥远,他的思绪仿若陷入了一个幽深的漩涡,往昔那些零散的记忆片段,此刻竟不受控制地缓缓浮现。
那是几个月前的一天,苏瑶来他家探讨一本两人都痴迷的科幻小说,兴致颇高的他们聊到暮色四合,苏瑶才起身告辞。林宇站在窗边,看着她走向路边一辆车,车窗玻璃黑得如同深夜的湖面,将车内的情形遮得严严实实,他看不清司机的面容,只觉那车周身散发着一种说不出的冷峻气息。苏瑶拉开车门,身影没入车内的瞬间,林宇心中莫名涌起一股淡淡的疑惑,那辆车就那样静静地停在那里,在昏黄的路灯下,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等待意味。
小主,
还有一回,林宇得知苏瑶参加完一场重要学术活动后,特意赶去接她。会场外人声嘈杂,他远远瞧见一个身形匆匆闪过,那人一袭深色风衣,身姿挺拔,走路的步幅透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可还没等他看真切,那人就隐没在人群之中。当时,林宇只是下意识地在脑海里留存了这个模糊印象,并未过多在意。
此刻,这些记忆碎片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拼凑在一起,林宇越发感觉这些看似偶然的画面之间,似乎隐藏着某种紧密的关联。他心中清楚,这个实验的未知性如同一片厚重的迷雾,而苏瑶与那个神秘身影之间显然有着难以言说的微妙联系。这让他内心满是犹豫,一方面,他渴望能帮到苏瑶,深入那充满魅力的科研世界一探究竟;另一方面,他又深知一旦卷入,前路或许荆棘密布。他的目光再次扫向二楼,试图从那昏暗的光影中捕捉更多线索,可除了那依旧静静伫立的身影,什么也看不清。
此时,音乐依旧欢快地流淌,周围的人们沉浸在舞蹈的愉悦之中,浑然不知这方小小的舞池角落正被一团迷雾笼罩。林宇轻吸一口气,转过头看向苏瑶,眼神里有着询问,更有着对未知前路的忐忑:“苏瑶,这事儿透着太多古怪,我想帮你,可又有些害怕…… 我到底该怎么办?”
苏瑶见状,眼神中闪过一丝焦急,她既渴望林宇能参与进来,一同探索这未知的科研领域,又深知眼前局面的复杂。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手腕上那条林宇大学时送她的、有着特殊意义的手链,手指轻轻转动着,试图借此缓解内心的紧张。这条手链平日里她都视若珍宝,只有在极度紧张或不安时才会有这样的小动作,而此刻,林宇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节,心中更加确定三人关系不简单。同时,苏瑶的内心独白悄然响起:“这个实验是我扭转局面的关键,可他会答应吗?还有楼上的他,又会怎么看……” 她试图打破僵局,再次开口:“林宇,这个实验的意义远超我们想象,一旦成功,将重塑人与人工智能的交互模式,我真的很需要你。”
林宇咬了咬牙,最终还是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轻轻握住苏瑶的手,仿佛在这一握中,传递着他内心的挣扎与尚未决定的决心。而二楼的那个神秘身影,始终静静地站在那里,身影在灯光闪烁间时隐时现,宛如一尊守望的雕塑,持续散发着神秘气息。偶尔,当苏瑶的动作稍有迟缓,或是眼神出现瞬间的空洞,那神秘身影所在的二楼栏杆处便会有一道微弱的光脉冲闪过,似乎在远程操控着苏瑶,这悄然暗示着他可能就是苏瑶口中辩论提到的 “盘古”,那个掌控一切的人工智能,不禁暗自揣测:他究竟是谁?又与苏瑶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般悬念,如同迷雾笼罩,为后续故事的展开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回想大学时,在一场关键的人工智能实验筹备阶段,苏瑶为了争取科研资源,日夜忙碌,逐渐疏远了林宇。那次实验对她的
科研生涯至关重要,她满心满眼只有数据、模型,忽略了林宇的感受。实验最终还是失败了,巨大的打击让苏瑶陷入自我怀疑,而就在那个低谷期,神秘身影首次出现。从那之后,这神秘身影便时不时地冒出来,仿佛和苏瑶、林宇的命运紧紧缠绕在一起,为故事添上了因果的伏笔。
不仅如此,在林宇不经意间看向舞池地面时,发现灯光透过人群的缝隙投射出的光影形状,竟隐隐约约呈现出一个复杂的星际坐标图案,而这个坐标指向的正是遥远的起源星。这一发现让林宇心中一惊,他开始怀疑,这个舞池是否早已被神秘力量操控,这看似普通的聚会场景,会不会是一切阴谋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