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缓缓开口道:“近日以来,我着实深思熟虑了诸多事宜。吕布此人,的确已成我方下一步行动之关键所在!至于张固嘛……哼,我心中自然有数!那扬州小儿必定会前来搅局,妄图从中分一杯羹!”
荀彧闻此,脸上露出一抹轻笑,宽慰道:“主公既有如此心理准备,那自是再好不过。然而,凡事皆具两面性,我们不妨向好的方向思量一番。虽说张固可能会横加干涉,但亦有其益处存在——对吕布的此番战事想必会迅速终结,不至于耗时过久!如此一来,倒也可为后续之计节省下不少宝贵时光!”
曹操听罢,伸手轻拍了几下额头,仿佛不愿再过多纠缠于这个话题。紧接着,他话锋一转,沉声道:“那离间之计,暂且尝试一番吧。待到开春之后,即刻向吕布宣战!不知董昭如今身在何处?是否已然归来?”
此时,荀攸赶忙起身回应道:“前些时候,公仁曾寄回一封书信。信中提及,孙策已就交州刺史一职呈上谢表。但据公仁所言,孙伯符对于主公的劝和一事,似并无太大兴致。孙伯符言之凿凿,与刘表的杀父之仇,没有商量的余地!”
曹操听后,怒道:“黄口小儿如此顽固,简直不可成事!孙伯符早晚必败于扬州之手!”
荀攸继续说道:“主公且慢,在公仁劝说下,刘表倒是对张固满含警惕之心。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了!”
“另外,公仁在豫章探听到张固已经整合水军!任命鲁肃为水军大都督,水军兵马两万。副将三人!看这情形,张固很有可能会短时间内对孙策和刘表开战!”
荀彧听完之后,微微眯起双眸,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地张开嘴巴说道:“倘若事情真如这般发展下去,那么对于主公而言,确实称得上是一则令人欣喜的好消息。只要张固深深地陷入荆州之地难以自拔,必然无法全力北顾。主公您便能够趁此良机向袁绍发起攻势。”
曹操听到这里,脸色微变,急忙出声反问:“文若啊!难道对袁绍开战之事如此急切不可吗?坦白讲,对于与袁绍展开这场战争,我心中着实没有太多把握和底气!”
荀彧闻言,当即恭敬地拱起双手,郑重其事地回答道:“主公,请您三思而后行。时间紧迫,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犹豫拖延。您要明白,如果主公一直迟疑不决、举棋不定的话!等到张固成功地平定了刘表,将整个南方都统一起来之时,主公您恐怕就再也找不到任何机会能够战胜袁绍!到那时,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是在袁绍和张固的前后夹攻之下走向灭亡之路!”
一旁的荀攸看到这种情形,也赶忙走上前来劝解道:“主公,文若所言极是!此次与袁绍之战乃是背水一战,必须要有破釜沉舟之决心才行!如若不能当机立断地下定决心采取行动,主公您所拥有的豫州以及兖州等地必定难保无虞!即便是最乐观的情况,也无非就是被迫退守关中一带而已!”
眼见着自己最为倚重的两位谋士已然达成一致意见,曹操心中自是跟明镜儿似的,对自身当下所处之境地亦是了然于胸。
但见那曹操端坐在厅堂之上,面色凝重如霜,双目微闭,仿若陷入沉思之中。他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周遭一片死寂,唯有偶尔传来的风吹窗棂之声,显得格外突兀。
时光缓缓流逝,却无人知晓究竟过去了多少时辰。仿佛整个世界都凝固在了这一刻,就连空气都变得异常沉重起来。然而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氛围里,曹操终于像是做出了某个艰难的决定一般,曹操霍然睁开双眼,猛地站起身来。只听得他沉声喝道:“既是如此!那便依了你二人之意!待到我剿灭吕布之后,即刻着手与袁绍展开最终之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