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敏公主书信邑太后借粮,殷洪青奉旨赈灾

福公公:“那是好事呀,大闽闹灾情,正需要粮食资助。贤妃娘娘身明......”见闽皇脸色发暗,慌忙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闽皇不悦地说道:“谁要她自作主张?哪道大闽的危难,要靠她一个后宫嫔妃来解决?她这么做是为了什么?邀宠吗?炫耀吗?还是给朕一个下马威?”

福公公惶恐地说:“奴才多嘴。”

闽皇自顾自地往下说:“如果需要借粮,也是吏部主持,两国之间会通过正式的渠道进行协商。这种事情应该由朝廷来做,何须她一个和亲公主私下卖人情?这不仅不符合礼制,还会让大邑误解我们。”他一边说着,一边皱起了眉头,表示对敏公主的不满。

福公公求情道:“陛下所言甚是,贤妃也是一片好意。”

闽皇:“大闽的皇宫,需要的是礼制,不需要她的好意。这个贤妃,自诩和亲公主,自恃才高过人。我大闽国可不需要一位邑太后那样的和亲公主。”

闽皇起身吩咐福公公:“信鸽仍旧放出去,召殷洪青入宫,商讨借粮一事。”

在殷府里,殷太相坐在太师椅上,听着殷洪青详细地讲述了闽皇单独召见的谈话。当听到闽皇下旨,让殷洪青主管灾区发放救济粮,并负责向大邑国借粮时,殷太相不禁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看来闽皇是要让我们殷家带头,出力又出钱来救灾啊!可这与大邑国借粮之事,又谈何容易呢?”

殷洪青着急地问道:“那父亲,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殷太相沉思片刻后说:“明日早朝,你要极力奏请众大臣们捐款捐粮,我们殷家自然也要带头。同时,我会马上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去大邑国,交给邑太后,请她帮忙周旋借粮一事。”

殷洪青点点头,表示明白,但仍有些担心地问:“可是,父亲,这样一来,我们殷家岂不是要出很多钱?而且,万一借不到粮食怎么办?”

殷太相无奈地笑了笑,安慰儿子道:“放心吧,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总能渡过难关的。至于借粮一事,我们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说完,殷太相便起身去书房写信,殷洪青则站在原地,思考着如何应对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困难。

第二天清晨,太阳初升,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紧张。殷洪青站在朝堂之中,神情严肃地向闽皇启奏:“陛下,臣有事要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