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邑太后忧国忧民

邑皇并不是蘅儿的亲生孩子,尽管他从小就跟着蘅儿生活,但蘅儿总觉得与他之间似乎有一层无形的隔阂。或许这就是非亲生关系所带来的顾忌吧。蘅儿不敢掉以轻心,更不敢在邑皇面前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怯懦之情。

这种顾忌让蘅儿时刻保持着警惕,害怕稍有不慎便会引起邑皇的不满或怀疑。蘅儿总是小心翼翼地面对和邑皇的关系,努力做到尽善尽美。而邑皇对蘅儿也一直保持着礼貌和尊重,只是我们总是像两个客气的陌生人。”

夜色又黑又浓,邑太后睡不着,就走去了太庙,那里摆放着历代邑皇的牌位。

邑太后虔诚地跪了下来,她的脸上满是肃穆与庄严,双手合十,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敬畏之情。她轻轻地闭上双眼,然后缓缓地俯下身子,额头触碰到冰冷的地面。

她一边叩首,一边默默地祈祷着:“大邑的列祖列宗在上,请听蘅儿的一片真心。蘅儿虽然来自大闽国,但自从嫁入大邑以来,早已将自己视为大邑之人,全心全意地奉献给这片土地,付出了所能给予的一切。

先皇曾嘱托蘅儿辅佐邑皇,帮助他铲除异党,巩固皇权,蘅儿不敢有辱使命。自邑皇继位以来,我们母子二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铲除了那些有异心、窥视皇位的皇叔们,压制住了外戚们的嚣张势力。如今的大邑,朝堂已经重新回归到皇权的掌控之中。

先皇啊!您在天之灵,请保佑蘅儿和皇上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帆风顺,愿我们能够继续携手前行,把大邑治理得更加繁荣,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请赐予我们智慧和力量,让我们可以永远连心,实现大邑的长治久安。”

随着最后一次叩拜结束,邑太后缓缓站起身来,她的目光坚定而明亮,仿佛充满了希望与决心。

一旁陪着而来的秋姑姑,悄悄地用手帕擦去了那忍不住流下来的泪水。

她微微颤抖着嘴唇,眼神里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担忧和无奈。秋姑姑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但那颗心却始终被沉重所笼罩。

她自小就服侍邑太后,又一同远嫁到了大邑。这么多年以来,和邑太后形影不离,生死与共。只有她看到了邑太后走过的每一步,也只有她才知道邑太后心里那无法诉说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