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粉碎侦察中队的进攻

每当有敌人倒下,新的士兵便会迅速填补空缺,展现出惊人的战斗意志。

就在这时,哈夫克特种兵的指挥官紧紧盯住了GTI阵地的薄弱环节,命令装甲车辆加速推进,试图突破GTI的防线。

他们依赖装甲车的厚重车体和火力支援,愈发逼近李凌风和乌鲁鲁的防守阵地。

而此时,李凌风的眉头紧锁,感到敌人的进攻越来越猛烈,但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知道,只有保持住防线,才能争取更多的时间来策划反击。

随着哈夫克特种兵们的冲锋,雪松林中掀起了更加惨烈的交火。

暴风雪吹得更加剧烈,冰冷的雪花如利刃般割在战士们的脸上,但谁也没有停下脚步。

李凌风和乌鲁鲁在强大的火力压制下,依旧顽强阻击,每一发枪声都在提醒着他们,这场战斗还没有结束,只有拼死守住,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李凌风迅速放下了QJB-201轻机枪,动作一气呵成。

他深知这场战斗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敌人已经逼近,必须用最直接的手段给予致命一击。

他迅速拉开了红箭-12反坦克导弹的发射器,早已准备就绪的导弹在他的手中稳稳地对准了那辆快速冲向阵地的哈夫克87式装甲侦察车。

目标锁定,李凌风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发射按钮。

“给老子去死吧!”

轰的一声巨响,导弹如脱弦之箭般飞射出去,划破了空气,几乎在一瞬间便与目标产生了剧烈的碰撞。

爆炸的火球吞噬了那辆87式装甲侦察车,整辆车在一瞬间被炸成了废墟,四散的钢铁碎片如雨点般溅射开来。

车体被炸飞的同时,几名哈夫克的车组人员被冲击波震得飞了出去,身体被烈焰吞没。

他们痛苦地在雪地上翻滚,试图扑灭身上的火焰,然而那无情的烈火已经将他们包围,痛苦的呻吟声被寒风卷走,消失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

与此同时,乌鲁鲁的眼睛死死盯住了哈夫克特种兵的卡尔·古斯塔夫M2无后坐力炮小组。

他迅速调转了M14狙击步枪,调整了风偏和瞄准点,然后毫不留情地扣动了扳机。一颗又一颗的子弹精准无误地击中了敌人的阵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哈夫克的炮手们根本来不及反应,几个目标被一一打倒。

乌鲁鲁的扫射让敌人的进攻火力逐渐减弱,那些本应继续轰击GTI阵地的卡尔·古斯塔夫M2炮手纷纷倒下或被压制,失去了继续战斗的能力。

随着哈夫克侦察中队的进攻节奏显着放缓,乌鲁鲁清晰地意识到这是反击的时机。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通过通信器下达了命令:“所有GTI特战干员,准备反击,狠狠打!”

他的声音中透出一股钢铁般的决心,仿佛连这漫天的雪与风都不能阻挡他的命令。

随着乌鲁鲁的命令下达,GTI特战干员们迅速调整阵型,重新集结力量。每一位士兵都已经准备好迎接最后的决战。

雪地上的战斗愈发激烈,哈夫克侦察中队的突击势头被完全压制,而GTI特战干员们则毫不手软,开始发动猛烈反攻。

在这个关头,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生死的较量,每一次枪声都回响着战斗的怒涛,决战的时刻已然来临。

哈夫克侦察中队在失去了进攻的主动权后,逐渐开始撤退。

虽然他们的撤退看似有序,但一路上依旧不乏危险。

就在他们穿越雪松林的过程中,突然,一发高速飞行的巡飞弹从远处划破天际,精准锁定了哈夫克队伍中一辆正在后撤的96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随着一声巨响,导弹撞击目标的瞬间,装甲车爆炸开来,火球腾空而起,巨大的冲击波将周围的雪松掀翻,爆炸碎片四散飞溅。

车组成员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车辆被彻底摧毁。

幸存的几名人员在混乱中仓皇逃窜,有的甚至丢下了重型武器和装备,完全失去了再战的能力。

哈夫克侦察中队被迫放弃这辆装甲人员输送车,彻底转入撤退状态,雪地中不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装备碰撞的声音。

当最后一名哈夫克特种兵消失在森林的阴影中,战场上只留下了几辆燃烧着的装甲车残骸,浓烟弥漫,火光照亮了这片沉寂的雪地。

散落的尸体和破碎的装备散布在雪地上,血迹随着风雪的飘动,染红了四周,仿佛这一场战斗并没有因为敌人的撤退而结束,而是留下了一地的悲剧和未解的硝烟。

李凌风站在战场的边缘,目光凝视着远方的火光,手中依旧紧握着QJB-201轻机枪。

他缓缓地重新检查了一下武器,确保一切正常。

枪械的触感依然冰冷,但他的内心却早已没有任何波动——这一刻,胜利并非毫无代价,战斗的残酷让他没有任何庆祝的心情。

与此同时,乌鲁鲁则在战壕中低头查看着手中的战报,沉默不语。

他的目光扫过纸上的数字,脸上的冷静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刚才GTI一方共有18人死亡,40人负伤。”他的声音低沉而稳定,语气中没有任何情感波动。

战场上,尤其是面对新兵的伤亡,乌鲁鲁知道,这并非一场普通的战斗,而是一次惨烈的试炼。

伤亡名单上大部分都是新兵,年轻的面孔和他们未曾磨砺的经验让这些数字格外沉重。

即使如此,乌鲁鲁依旧冷静地进行着伤亡统计,心中早已做出了接下来的部署——战争是残酷的,而生死之间,只有迅速调整心态和战术,才能尽可能保护每一位战士的生命。

每一场战斗,都会成为他们成长的磨砺,而这一次的代价,必定会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