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大概是脚蹲麻了,陈伯颤颤巍巍的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他问道:“修竹啊,你看我种的草本植物长势如何啊?”
段书瑞仔细端详了半分钟:“很好。绿油油的,很有春天气息。”
陈伯又指着几株兰花道:“兰花开的好吗?”
“不错。”段书瑞的手藏在宽大的袍袖里,在陈伯看不见的地方抠了抠侧腰。
“这些,都可以是你写作的素材。”陈伯淡然一笑,“就连路边的一朵不知名的野花,无意间喝到的一壶好酒,都可以成为你笔下的话题。”
“您的意思是……”
“诗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经过环境的熏陶慢慢培养出来的。”陈伯语重心长道,“如果你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思考写作对象上,那么你就和虚度光阴差不多了。好诗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就连大名鼎鼎的青莲居士尚且有许多废稿,更何况你这样的籍籍无名之士呢?”
段书瑞像是明白了什么,他若有所思的开口:“先生,你是让我不要拘泥于固定的话题,而要从生活里寻找灵感吗?”
陈伯点点头。他拍拍手上的泥土,将双手随意地在衣服上擦拭了一下:“你的诗呢?拿来我看看。一共写了几首呢?”
段书瑞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只写了两首。我这就拿来,劳烦师傅帮我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