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兄,我刚开始见你,你表现得很平静。你给我的印象就是仿佛什么困难都压不倒你,什么挫折都不能使你屈服。”陈舒云微笑着看向他,目光中充满笃定,“但我知道你并不像你表现的这样镇定。你的内心有一团火,只需添一把柴,这火就会越烧越旺。”
段书瑞似懂非懂的看着他,没有出言反驳,而是等他说下去。
“写文章不能藏拙,需得拿出气势。”陈舒云又看了一眼段书瑞的文章,“你的言辞太过于委婉,就无法在开头吸引考官的注意。一些考官可能会直接给你判一个中等偏下的分数。有时候不用太规矩,不妨出出格嘛。”
其实陈伯也和他提过,让他下笔时不妨狠一些,笔锋激烈一些,再慢慢转向柔和。这样更容易把控全篇的节奏,若是一开始气势便不足,文风再想转反倒难了。但段书瑞总是不敢尝试,他怕自己掌握不好那个度。要是开头就言辞激烈的话,后面若是接不上可就麻烦了。
“这回师傅又给你布置了新的题目对吧?你何不在我这里写完,这样我可以帮你看看。”陈舒云语气柔和的提议道。
段书瑞转念一想,或许自己换个场所写作状态更佳呢。眼下趁着陈舒云在,段书瑞便将写着标题的白纸拿出来,开始尝试着写下第一段。
有了第一段,第二段就不难了。接下来是第三段、第四段……
陈舒云并没有一直盯着他,而是继续伏案练字。
段书瑞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议论,方才他在自己屋里写文章时的状态算不上好,甚至可以说是浮躁。有了陈舒云的指点,他感觉自己整个人像是打开了一般。
不仅是思维上的,也有心态上的。
不再畏首畏尾,不再瞻前顾后,中途段书瑞只停顿了片刻,便思索出后续该如何写。
这一篇文章,可以说是段书瑞近日写得最为顺畅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