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本来觉得他的诗写的不是最出众的,想给他判第二名。孙谦却执意让他仔细看看段书瑞第三场写的策论。五篇策论皆针砭时弊,但文章读起来却不僵硬死板,反而很有文人风骨。这五篇气势雄伟的策论让他改变了之前的看法,决定给他判第一名。
之所以给杜宇衡判第二,是因为他的策论不如段书瑞的立意高远、见解独到。他的诗歌虽然写的极其出彩,远胜其他士子,但第二场和第三场的表现上显然是段书瑞更胜一筹。
拆卷之前,高鹏和孙谦本以为这位省元郎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考生,谁知将朱卷和墨卷一对比,又将其弥封的籍贯三代等拆开,才知省元郎竟只是一位二十余岁的青年。
尽管自古英雄出少年,但进士科作为几科中最难考的一科,却鲜少见到如此年轻的省元。而且几篇策论的风格沉郁顿挫,读来更像是饱经风霜的中年士子才能写出的。也难怪他们将省元自动幻想成上了年纪的考生。
“省元郎的文章颇有杜工部之风,全文大气磅礴,忧国忧民。假以时日,你的文章必定大成,为天下士子所传诵。”孙谦人如其名,并没有文人的傲慢,反而格外平易近人。他见段书瑞彬彬有礼、丰神俊朗,不禁起了爱才之心。
段书瑞又和二位主考客套几句,便顶着数道艳羡的目光,和崔景信、陈舒云一同回到客栈。刚到楼下,报录人已将楼下挤得水泄不通了。
掌柜的盘算着只有区区几十人下榻此处,按照进士科的录取比重,一百人能中三四个都算好的了。他本来以为他这里不会有考生上榜,谁成想今日大堂都被来报录的塞满了。
待他问起,报录人却笑道:“掌柜的,你这店就要发达了。今科省元就住在这儿呢。不止省元,还有两位及第的相公也住在这里呢。”
掌柜停下拨弄算盘的手,彻底震惊了。
没理会已经呆住的掌柜,报录人转向大厅问道:“长安城万年县段书瑞老爷何在?”
“在下就是!”段书瑞赶忙挺直脊背,大声说道。
“恭喜段老爷!”报录人笑容满面的向他行礼,心想着此人气度不凡,一看就是个富家公子,今日的赏钱是少不了的。
报录人打开喜报,高声读起来:“捷报,长安城万年县段书瑞老爷应进士科长安省试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