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村是最早安排试验田种植下沙一号的,数据大家在报纸上已经看到过,上一次的中等地亩产440公斤,盐碱中和地亩产400公斤。
这次下沙村安排的是3亩盐碱中和地,平均亩产是410公斤。
从这次阳省、穹省白沙镇、下沙村的种植情况来看,我认为产量和种植方法已经相对稳定,可以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想跟在座各位领导商量如何安排。”
申杨作为黎念楠的自己人,当仁不让首个发言,表示希望在阳省三条试验村周边,发动至少3个镇级种植分别种植10亩以上的下沙一号。
穹省军区后勤主任作为郑北川的同事,也提出希望派人过来学习经验,在穹省军区安排5个营地进行开荒及盐碱地中和,分别种植3亩以上的下沙一号。
榆县副县长、榆县农税科科长、白沙镇镇长自行开了个小会,他们当时希望整个榆县的盐碱地都种上下沙一号,但考虑到蚝壳粉及人手安排。
他们委婉地提出先从白沙镇辐射到整个榆县8个镇街,会安排人过来实地考察,保证每个镇街至少种植5亩。
至此,本次下沙一号采收圆满成功。
向恒负责对接阳省的下沙一号需求,农业局协同安排工作,至此黎念楠不再跟进阳省的工作,如需采买蚝壳粉、肥田水,需向下沙食品厂走采购渠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意负责穹省军区及榆县的下沙一号跟进,榆县及白沙镇会尽快安排人手资金,到下沙村建立下沙一号研究基地,并由黎念楠作为主要负责人,另外会安排一名财务、一名行政过来驻点,其他人员由黎念楠安排。
由于刘意的背景成分问题,目前所有官方机构都是不能接收刘意成为正式员工的,黎念楠跟领导们明确表示,她会照旧让下沙食品厂出面给刘意发工资补贴,从她私账出这笔费用。
黎念楠借机提出给下沙村拉电线的需求,不管是下沙一号研究基地、下沙食品厂、下沙军营,用电需求都是越来越高的,柴油发电机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用电需求。
榆县副县长允诺,未来一周内会和供电局落实拉电事宜,尽快拉电。
最后,众人在下沙村吃了一顿豪华便饭,各类海鲜、食品厂农副产品、下沙一号新米等。村长和陈立顺出面,给每位领导送上一份下沙特产及5斤新米,这才把领导们送回招待所休息。
——————
下沙村通电以后,郑北川就恢复了到军营正常上下班,减少自己的体能训练,主要起一个监督和安排任务的作用,每天准点下班回家和媳妇儿子培养感情。
黎念楠和陈立顺商量,从白沙镇上高薪挖了一名做豆腐的退休老爷子聂邢过来,点卤这工作他们试了很多次还是不太稳定,豆制品的市场她认为还是很大的,必须尽快推进。
聂邢早年丧妻,女儿嫁到了桂省,两三年才回来一次,去年他在镇上豆腐坊摔了一跤以后,养好身体就没有再去上班,平时到废品站找老陈喝茶下棋,黎念楠也是通过陈大爷认识的聂爷爷。
如今,下沙食品厂出钱出力,给聂邢租了三个月招待所,并且承诺会给他预留一间食品厂宿舍,把人请到了食品厂指导做豆制品。
榆县的下沙一号研究基地决定建在黎念楠院子后面的山腰上,陈立顺也顺势以食品厂名义出资跟村里承包了这座山头,一年300元,租了十年。并且留了两块地,准备把竹林清掉一部分,盖上两栋三层员工宿舍和5座一层三房独门独户小院。
黎念楠和陈立顺、刘意到后山考察做规划,除了目前留出来建研究基地及员工住房的土地,黎念楠重新规划了黄豆田、蘑菇棚、蜂箱、魔芋地。
刘意负责从水潭附近移植一些中小植株的魔芋、生姜,陈立顺负责联系养蜂人建蜂箱以及配合黎念楠准备蘑菇棚,黎念楠则负责尽快种下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