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崩了。
随着汝南与山南的盐粮到达,市面上盐粮价格,便迅速回落,供胜于求。
首日,盐价从五百,降至四百。
次日,盐价从四百,再度骤降至二百。
第三日,再降,从二百到一百。
盐价迅速回落至灾变前水平。
汝南与山南的盐商粮商,急了,眼看手上的盐粮,卖不出去,纷纷找到李勉,想让官府收购手上的盐粮。
没办法,要是运回去,他们损失将会更大。唯一的方法,便是及时止损,让官府接盘。
现在官府手上,可是捏着一大笔现银,是市面上,唯一有能力吃下他们库存的买方。
汝南与山南的盐商粮商们,哭了。
以为能大赚一笔,谁知世家已无钱收购,市面上没人买,压在手里,房租水费却日日都在消耗。
眼看着就要砸手里了。
他们把当初散播消息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后悔当初听信谣言,导致如今血本无归。
李勉还算厚道,知道这些人是被自己坑了,答应收购他们手上的盐粮。
李勉下了一道命令,让各县官府以市场价上浮10%价格进行收购。
这令一出,各县粮仓迅速回满。
在山南与准南的人卖盐粮时,焦头烂额的崔琰,终于服软,找上了李勉。
望着不高的驿站大门,崔琰脸色肉眼可见地发青,早不复当初的高昂与得意。
李勉见到拜帖,让二子去见,他并未露面。
他则等在后堂,等待结果。
不久,二子一脸欢快的,回到后堂,来见李勉。
“公子,您真是神机妙算,发了,我们发了。”
“好了,淡定。让各县官府去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