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秋宫初诊

唐医起居注 贺拔云汐 2078 字 1个月前

说出“+1”的时候,程子芩刻意地盯着李承宗的表情仔细观察,但从李承宗的脸上却看不见丝毫的异样。看来他不是。程子芩再度失望,解释到:“我是说还请太原王殿下移步殿内,小医好仔细为您诊治”。

宜秋宫正殿东暖阁中,李承宗遵医嘱躺在床榻上,程子芩正跪坐在榻前,假模假样地给他号着脉,但还没正经两秒钟,立马就假装不下去了。这脉搏摸起来都是蹦蹦跳跳的,除了可以数一数心率外,实在是摸不出还能有什么不一样。程子芩坐起身忽然不由分说地就开始解李承宗的衣服,吓坏了一屋子里的主仆。

“你这是做何?”李承宗本能地拒绝,眼睛里充满了警惕。

“听诊啊!闻!”程子芩一脸的认真,看上去确实不像在开玩笑。

“滑稽!”李承宗仍然护着衣领,轻斥道:“闻所未闻!”

程子芩松开了手,表示理解。确实,别说是他了,他们这整个时代的人都不知道正规的听诊是何物。看到诊疗过程进入了僵持阶段,神助攻李承道又开始上线了。

“长兄,无妨。神仙道医会的法子和普通医士不一样。上次她救我时也脱了我的衣服,还用嘴巴给我吹气呢。”

呃……这个解释似乎比不解释还要麻烦……要是不清楚实情的话,别人还会以为程子芩有脱人衣服的癖好呢,还是那种趁人之危的打着治病救人的幌子去占人便宜的奇葩邪道。李承德抬手示意奴仆们都先退下,待到整个东暖阁内只剩下兄弟三人和程子芩,李承宗方才松开护住领口的手。

“相信我,好吗?”程子芩看着李承宗的眼睛认真地说,这一刻她的眼神里只有医者的专业和纯粹。这眼神镇得李承宗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对接下来的身体检查一直乖乖地配合,稍有不适也不敢反抗。

程子芩将李承宗扶起来,坐直上身,然后把他最里层的中衣也掀了起来,以耳直接贴附在他的后背上,嘱咐他慢而深的呼吸。李承宗极度配合,程子芩在他背上听了数个部位,又嘱咐他躺平,解开他中衣的前襟又附耳开听。刚开始还好,不知怎的后面似乎越听心跳越快,呼吸越急。忽然程子芩似乎意识到什么,抬起头,清了两下嗓子,帮李承宗把衣服合上。肺部听诊一切正常,呼吸平顺,频率正常,呼吸音清晰,没有哮鸣音,也没有湿啰音。心音听起来也很有力,后面似乎还稍稍有些许亢进,心率正常,心律整齐,心前区也没有听见明显的杂音。随后程子芩借着铜镜的反光查看了李承宗的咽喉,眼睛和耳鼻的外观也没有发现异常,口唇、指趾甲床也均没有紫绀。哦,对了,肚子!程子芩再度掀起李承宗的中衣,让他卷起脚放松好方便检查他的肝脾。腹软,没有肝脾肿大。程子芩再附耳听听,肠鸣音也都正常。正当她一筹莫展的时候,窗外忽然吹来一阵风,带来一阵花香,李承宗闻之轻咳了两声。

莫非?程子芩灵光一现,“哮喘”两个字瞬间闪出。咳嗽变异性哮喘,花粉诱发,每每春天加重,影响活动和野外旅行。程子芩脸上浮现出一个笑容,但转而又笑容又暗淡了下去。这哮喘的治疗在现代社会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方案了,可她现在实在古代,在唐朝,没有糖皮质激素,没有支气管扩张剂,她又能怎么办呢?

“唉……”程子芩没忍住叹了口气。转头看见三人严肃的表情,忽然意识到医生是不能在患者面前随便叹气的。对于这次“东宫首诊”的体悟,好消息是她顺利地摸清了患者的病因,而且这个病还没有那么容易死。坏消息是这里没有治病的常见药,而且万一时运不济,哪天要是被激发成“哮喘持续状态”死人也不是不可能。怎么办呢?无论如何,她都要想办法去试一试。记得导师孙衍侜曾告诉过她,在极端条件下,缺医少药时,医生的脑子比一切药物还有设施都重要。相信她之后一定会有办法的,只是她还需要时间想一想,试一试。

“长兄赶紧穿好衣服,莫要受凉。”李承道尚不知这病因不是凉风,而是花香。他上下打量了一遍他的长兄,回想起刚刚程子芩检查的样子,忽然感觉他的长兄“不干净”了。

“太原王殿下先好生休息,暂请远离花草,待我稍后几日再来。”程子芩起身向三人行了个礼,转身念念有词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