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布卡村名拖布卡 原街迁新地更佳

寻村踪 资生 5639 字 8天前

岁月如歌,老街的记忆也如歌般悠长。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历史永远不会被遗忘。布卡村的老街,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静静地躺在珙王山脉的怀抱中,等待着有缘人的细细品读。

树桔坡的传说

树桔坡,这个名字在布卡村中,就像是一首古老而悠扬的传说,流传在村民们的心中。这个位于村委会驻地西北方的小村庄,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得名。赵世敏老人告诉我,树桔坡的所在地,是树桔红军渡的山峰顶,这里的地势险峻,从金沙江边蜿蜒而上,直至峰顶,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坡道,当地人称之为“坡头”。

站在树桔坡的边缘,我抬头望去,只见群山环抱,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一幅泼墨山水画中。这里的风景,美得让人心醉神迷,同时也让人不禁想象着那些曾经的传奇故事。

赵世敏老人语重心长地讲述着树桔坡的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树木葱茏,果实累累。相传,这里的树桔树结出的果实特别甜美,吸引了无数飞鸟和走兽。而在这片森林中,还隐藏着一个神秘的传说。”

随着老人的讲述,我仿佛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古筝声,那是古老传说中传唱的旋律。他继续说:“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勇敢的红军战士,在这里与敌人进行了一场激战。战斗结束后,为了纪念这位英雄,村民们将这片坡地命名为‘树桔坡’。”

我顺着赵世敏老人的手指望去,看到了那些古老的石头房屋,它们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仿佛是历史留下的痕迹。这些房屋虽然历经风雨,但依然坚实地屹立着,见证着树桔坡的变迁。

走在树桔坡的小道上,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这里的道路曲折,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蜿蜒的小道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每一步都踩在历史的回声上,我仿佛能听到那些远去的脚步声,那是红军战士们留下的足迹。

树桔坡的传说,不仅仅是一个地名,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树叶,都似乎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在树桔坡,我还看到了那些依山而建的小村庄,村民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和满足。他们告诉我,尽管生活条件有限,但他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热爱和敬畏。

站在树桔坡的顶峰,我俯瞰着四周的山水,心中充满了感慨。这里的风景如画,这里的传说如诗,树桔坡,这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小村庄,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时代。在这里,我找到了一种力量,一种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力量。树桔坡的传说,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旅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何家包的故事

何家包,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山间的一颗明珠,镶嵌在珙王山脉的怀抱中。这个坐落在山包上的小村庄,因其住户多姓何而得名。何明辉老人,作为村里的长者,向我讲述着何家包的故事。

“何家包的来历,其实很简单。”何明辉老人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这里原本是一片荒芜的山坡,后来何家的一位祖先看中了这里的风水,便带领家人在此开垦,逐渐形成了这个小村庄。”

我站在何家包的山包上,环顾四周,只见群山起伏,云雾缭绕,何家包就静静地躺在山包的顶部,宛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守护着她的孩子们。

在何家包,我看到了一幅生动的农耕画卷。村民们勤劳朴实,他们的身影在田间劳作,汗水滴落在泥土中,那是他们对土地最真挚的热爱。老人们挥舞着锄头,年轻人们则挥汗如雨地耕种着每一寸土地,孩子们则在田边嬉戏,他们的欢声笑语与田野的虫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动人的乡村交响曲。

“尽管生活艰辛,但我们的村民从不放弃希望。”何明辉老人说,“他们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会有所收获。”

我跟随何明辉老人的脚步,走进了何家包的田间地头。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村民们种植着玉米、土豆、小麦等,还有那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它们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吸引了无数的蜜蜂和蝴蝶。

在山间,我看到了村民们采集野果、草药的情景。他们熟悉每一寸土地,知道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哪些可以入药。他们的手艺精湛,每一株植物都经过他们的精心挑选和处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家包的村民,他们不仅仅是为了生活而劳作,更是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从自然中汲取力量,同时也回馈自然。

在何家包的小溪边,我看到了村民们洗衣服、打水的场景。水从山泉中汩汩流出,清澈见底,村民们在这里洗去一天的疲惫,也洗去了生活的尘埃。

夜晚,何家包的村庄显得格外宁静。村民们围坐在火塘边,讲述着彼此的故事,分享着生活的点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那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何家包,这个坐落在山包上的小村庄,虽然简朴,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它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村民们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何家包的故事,就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将在每一个游客和村民的心中永远传唱。

后村的变迁

后村,这个名字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静静地坐落在拖布卡街的身后,它是布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时代的变迁。赵世敏老人,作为村里的资深长者,他见证了后村从过去到现在的一步步变化。

“后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赵世敏老人的话语中透露着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这里的布依族村民,早在清朝末年就迁移至此,他们与汉族村民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建设着这个美好的家园。”

走进后村,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世外桃源。村头的石碾旁,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回忆往事,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温情。

在田间地头,我看到了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在耕种,有的在收割,有的在浇水,每个人的动作都那么熟练,那么充满节奏感。他们的汗水滴落在土地上,化作滋养万物的甘露。

后村的风景,如同一幅田园诗画。春天,稻苗青翠欲滴,油菜花金黄一片,蜜蜂在花间飞舞;夏天,田野里的麦浪滚滚,一阵风吹过,掀起层层涟漪;秋天,稻谷金黄,硕果累累,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冬天,虽然寒冷,但村民们依然忙碌在田间,为来年的丰收做准备。

在村子的中心,有一座古老的石桥,横跨在清澈的小溪上。桥的两端,是通往村子的必经之路,村民们每天都要经过这里,桥上的石板已经被岁月磨得光滑,但依然稳固。这座桥见证了后村的发展,也见证了村民们的辛勤付出。

在后村,我还看到了村民们的生活细节。他们饲养着鸡鸭,种植着蔬菜,制作着传统的布依族食品。在村子的角落,有一家小卖部,这里是村民们日常生活的补给站,也是村民们交流信息的地方。

夜晚,后村的村庄显得格外宁静。村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回到家中,围坐在火塘边,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老人们在谈论着往事,而年轻人们则讨论着未来的打算。

后村的变迁,不仅仅是村庄面貌的变化,更是村民们生活方式的演变。随着时代的进步,后村的村民们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也积极学习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在后村,我看到了村民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他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后村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他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后村的变迁,是布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只要团结一心,努力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龙王庙的传说

龙王庙,这个名字如同它的传说一样,充满了神秘与神圣。这个坐落在村委会驻地南方的小村庄,因村旁盖有龙王庙而得名,这里的村民们世代相传着关于龙王庙的种种故事。

李顺明,一位对村庄历史了如指掌的老人,他向我讲述了龙王庙的传说:“很久以前,龙王庙所在的地方是一片荒野,村民们在这里耕种,生活艰辛。有一天,突然天降暴雨,河水泛滥,村民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威胁。就在危急关头,一位老者出现在村民们面前,他告诉村民们,在这片荒野的地下,住着一位龙王,只要村民们虔诚祈祷,龙王便会现身帮助他们。”

村民们信以为真,纷纷在荒野中搭建起了简易的庙宇,供奉起了龙王像。果然,在老者的指引下,龙王显灵了,暴雨停止,河水退去,村庄得以保全。为了感谢龙王的庇佑,村民们决定在原来的地方修建一座更加宏伟的龙王庙,以此表达对龙王的敬意和感激。

在龙王庙,我看到了那座古老的庙宇,它见证了村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庙宇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飞檐翘角,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图案,仿佛每一条龙都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