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是,所以你们都多出力,我们和你们一起打,你们不仅能回去,还有东西拿,我看你这个年龄正是能吃的时候,到时候多拿些东西回去,好好吃。”
青年:“那我们要是打不赢是不是就回不去了?”
头:“怎么可能打不赢,你是才来不知道情况,前几天我们那么多人一起上,把他们打的是顾头不顾尾,你放心,绝对能打赢。”
青年想跑的心被浇灭,这里的地势让他根本没有选择,只能往回跑,而回去的路上必然有许多人看守,这说明逃跑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刚和这个人的对话得知,他们也不可能有想跑的想法。
青年很热情的把这里的人都问候一遍,主要是想知道他们想不想跑或有别的离开这里的想法。但全都让他失望了。
他看着外面的敌人,敌人不过来,他们也不出去,青年急的都要蹦到天上去。他着急的心催促他想办法。但他那些加速战争的想法都不被认可。
徐国与成国的军队都过来了,又拼凑出一千四百人。得知前几天的战况后面色沉重。三人和大臣们也想不到好的办法。
这个时候中年臣子说:“我们不如这样,我们向我们军队里知道实际状况的人发出悬赏,谁有主意就过来告诉我们,我们再看好不好,好的话我们就用。”
众人都同意,毕竟自己是真的想不出来办法,多找几个人过来更有机会,他们可不想把面前的敌人留着过冬。
仆从来到军队驻地。大声宣读政策。
“凡有破敌之策者,进谏者给粮一石。若用进谏的办法破敌,进谏者再加一石,封官一级。”
青年听候第一个喊到。就立刻和那个人说自己有主意,把自己的想法说一遍,一遍还没说完,那个人确定眼前这个小子是真的有想法,就把人带回去。
青年来到朝堂上,面对众人的眼神,起初还有些拘谨,但着急回去,再想到还有粮食拿,就放开心。
青年:“我们现在守在山谷里,敌人进不来,我们也出不去,我不知道他们人究竟有多少,但听说人非常多,我想要是这样下去,秋收的时候都不一定能打完。”
青年咽口唾沫继续说:“所以我想,我们退出山谷,在山谷的另一边包围住出口,引他们进来,”
突然被一个人打断:“不行,那里不能放开。”
老臣让那个人别着急,等这个青年说完,之后示意他继续说。
青年:“我们的人在这边包围,他们从狭窄的山谷进来,肯定是打不过我们这么多人的,这个时候我们要是还有人从后面堵住他们的路,前后夹击说不定就能把他们打赢。”
青年说完,没人回应什么。没人说好也没人说坏。老臣先起身招呼青年。先让仆人去拿粮食。之后就赞叹这青年。
“好啊,你这个办法好啊,不过你这个办法还要我们仔细想想,我听起来不错,说不定真的能帮我们的忙,这里有个将领的位子最近缺人,要是这次你的办法起效了,到时候啊,我们就派人找你来当官。”
青年:“真的?”
老臣态度和蔼:“真的真的,不骗你。”老臣笑呵呵的送青年出门,仆人扛来粮食,让他跟着青年,放到青年家中。
看到老臣和蔼可亲的样子和亲切的话语,青年对他好感上升,将这死气沉沉的朝堂与眼前这个人分割开。
小主,
打发走青年,老臣换回原来的样子。
“国君觉得怎样?”
约国国君:“我们都说那个地方不能丢,可那小子却要我们放弃那里。”
老臣:“那不是丢,有舍才能有得,我们先让他们进去,之后我们两头堵,只要把那些人打赢了,不光是那里,之前他们占的地方,也还是我们的。”
眼下没有其他办法,老臣也并未表明这个青年说的究竟是好是坏。再问就是说他年纪大了,许多事上容易糊涂,不敢再像之前一样亲身参与,怕把事情搞砸。
其他人都互相看着对方,就决定这样做。成国的军队去堵他们的后路,徐国和约国的军队来正面攻击。后面又怕成国人不够,约国再派去两百人。
终于花费三天布置好一切。在他们看来也奇怪,这几天一直都没见对方的动作,这令他们很不放心,但事已至此,已经容不得他们再想。
第一步,派山谷中的人去找对方,骗他们说山谷里的这些哨兵已经不想打仗,只求快点打完,就约定明天早上放他们进入山谷。
第二步,守在这一端的人先假装败退,之后将那些人大部分放进来确保后面堵路的部队能堵住他们的后路。
第三步就前后夹击,一举击败他们。
深渊他们听后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就当试试。考虑到伤兵和谷口狭窄容不下太多人,就只带一千五百人进去。
而且留守的都是骑兵和弓兵,出去的都是命硬甲硬的罐头。目流景带弓兵在谷口接应。
敌人的计划失败,成国的军队根本打不过留守的骑兵和弓兵,另一边的敌人也根本打不过深渊和纵离云。最后两边都被打溃。
敌方的抵抗力量这一次就被解决,虽然深渊这边没杀多少,但他们士气崩溃了,活着的人都和鸟兽一样四散奔逃,再也找不回。
三国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