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废物开始被赋予意义,它就不再只是笑话,而是话语权的另一种形式。”
林川的短剧第一集发布后的第二天,视频后台数据突然炸了。播放量从早上的一万直接飙到了十万,到中午时,点赞数突破五万,评论更是成千上万。
“这剧情太真实了吧!好像看到了自己!”
“我也面试了十几次全被拒,这剧简直给我勇气了!”
“废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失败!”
林川一边刷着评论,一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这不是他以前靠自嘲逗笑观众的那种流量,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共鸣。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或许真的可以通过“懒虫日志”做出点什么不同的东西。
“看来我的失败,也不算一无是处。”林川对着屏幕自嘲地笑了一下。
短剧爆火后,林川收到了多个平台的合作邀请。有一家大型短视频平台直接开出高价,想把“懒虫日志”打造成年度S级项目,甚至愿意提供资源把剧改编成综艺。
“我们会帮你组建专业的团队,剧本、导演、演员都不用你操心。你只需要提供你的故事,后续就是一条‘废柴翻盘’的流量金矿。”对方的策划经理满怀热情地描绘着未来的蓝图。
林川表面上点头微笑,但内心却感到一种莫名的抗拒。他知道,这些平台看中的并不是“懒虫日志”的内容深度,而是它带来的流量。
会议结束后,林川躺在出租屋的沙发上,点开手机,看着自己的第一期短剧评论。他逐条翻看那些写满真实经历的留言,忽然冒出一个想法:
“废物的故事应该属于那些人,而不是资本。”
一周后,林川在微博发布了一条招募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