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马兰英和张二梅母女两个,都还在分工明确的忙着糊纸盒。
看到儿子进门,还有些惊讶:“胜利?你不是去钓鱼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再一看,儿子手上拎着一条比昨天还大的鱼,就更惊讶了:“这鱼——是你钓的?”
这么快?
她听儿子说过,钓鱼是去什刹海,算算时间,从儿子出门,到回家,也就只有来回的时间,那钓鱼的时间呢?
总不能去了一甩钩,鱼就钓上来了吧?
“是我钓的。”张胜利笑着点头。
“今天阳光好,鱼上钩的快。”
“三大爷看我钓上鱼,还觉得我选那地方特别好。”
“这不,我回来了,他就占了我那地方,准备多钓几条上来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话带着解释,马兰英听懂了。
对啊,还有三大爷一起去的。
也就是说,这真是儿子的本事。
想到这里,马兰英高兴了:“真的啊?那还是我儿子有本事,能选一个钓上鱼来的好地方。”
能让钓鱼多年的三大爷承认,那就证明,张胜利选的地方,绝对错不了。
马兰英高兴之余,又有些惋惜:“就是这么好的一个地方,你怎么就不继续钓鱼呢?”
“说不定,跟昨天一样,能钓两条上来。”
那可比上班赚的多。
吃不了就换粮票,换肉票,家里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可惜,儿子竟然把地方让给了三大爷。
这孩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让三大爷给坑了。
张胜利看他妈一脸惋惜,立刻就笑着道:“妈,我这不是想着回来买炉子和煤吗?”
“所以这才把地方让给了三大爷。”
“您放心,我会选钓鱼的地方,以后还怕我钓不到鱼吗?”
“我敢说,只要天气好,以后鱼绝对少不了。”
他有系统,自然有底气说这样的话。
马兰英一听,原来儿子是做的这种打算,就点点头:“行,都听你的。”
“那我去做饭,咱们吃完饭,一起去煤站。”
这个年代买煤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煤站员工用板车,按划定的片区,还有特定的时间,送煤上门。
一种是自行去煤站,自行买煤。
张胜利家已经错过了送煤上门的日子,所以只能自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