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原本打算的是,把手里的几样宝贝卖了,然后得到的钱,都给曲春梅拿着。
这样闺女手里有钱,腰板也硬。
可现在,宝贝卖不出去,怎么给闺女留钱?
曲村长想了想,咬牙说:“没事儿,贾家不是说,过了年商量结婚领证的事儿吗?”
“咱们多要点儿彩礼,闺女就什么都有了。”
“反正他们家害怕闹大,肯定会同意。”
这一点,从秦淮如允许他们一家住在四合院里,就已经注定了。
村长老婆对自家男人马首是瞻,一听这话,就同意了:“也行,反正钱要过来,也是拿在春梅手里。”
“家里的,你说,咱们要多少钱彩礼合适?”
村长想了想,说:“我刚才回来的路上打听过了,城里人,时兴“三转一响”四大件。”
“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缝纫机贾梗家有,自行车有“凤凰”、“
飞鸽”、“永久”牌,一辆车差不多需要170-200块。”
“手表怎么也要一百多。”
“再加上收音机,我管他家要五百块钱,怎么样?”
要少了,他觉得对不起闺女。
村长老婆一听,立刻道:“行,五百也不算少了,给春梅,她拿着也有底气一些。”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宜早不宜迟,当天晚上吃完饭,村长趁着院子里没人,就找上秦淮如,说了这件事儿。
“什么?彩礼要五百块钱?”秦淮如的鼻子差点儿没气歪。
京城的彩礼,一般都是给二十块钱。
至于三转一响,能凑够其中一样的都不错了。
像是贾东旭,当年就是一台缝纫机,然后就把她娶进了门。
谁家要是有一辆自行车,那媒婆就会找上门,根本不愁媳妇儿。
哪儿就一张口,就要五百块钱彩礼的?!
“没有,家里就我一个上班的,养活一家子都不容易,哪有那么多钱拿出来给彩礼?”
秦淮如没好气的直接拒绝了。
曲村长却寸步不让:“亲家母,这事儿没商量。”
“我家春梅,好好一个黄花大姑娘,被你家棒梗给糟蹋了,要是连彩礼都给的抠抠搜搜,这让我们一家的脸,往哪儿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