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监工

天路 胡说 1961 字 11天前

听到了一个专业施工俗语,顶牛!

这句话这么的一出来,在场的人都眼睛发亮,尤其是胡雪峰,他想起来了,当初自己父亲,胡铁军的日记本中有这样的记录,反而是张善和,含含糊糊的,不是特别的清楚!

“顶牛,说的是不是复合材料的应用呢?不一定都是水泥,可以有各种的材料,尤其石子的大小成都不一样,并且用空心钢材?”胡雪峰搜寻自己的记忆,把当初在父亲胡铁军的日记本上看到的问题给简单的记忆了起来,却有点零星。

“顶牛?没听说过啊!”张善和疑惑了起来,这样的事情,他干了一辈子工人了,没听说过啊!

“这样,你们还是听我们说个事情吧!”看到张善和都有了耐心,铁林老爷子反而不着急了,他们居然要讲故事!

这就是老人家的办事风格,可是,胡雪峰已经上心了,当初的胡铁军的日记本上,说过旮旯山那种垃圾山地质,难道说,办法也就在那个日记本上?

让所有的人都坐下,一定要安静,让老人们先吃好了,喝好了,在说这个大桥施工的问题。

并且,胡雪峰还特意的嘱咐了吴志辉,已经要把所有的饭菜,做的软和,清单一点,适合老人的口味。

“话说,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刚刚的到了高原上,钢轨,石头,水泥什么的,全部都是硬生生的生拉硬扛的!”

铁林老爷子一说话,就远了,听的张善和,也是不停的感慨。

“那时候的水泥啊,质量特别的层次不齐,有的时候,还用白灰呢,关键的路段,还有三合土,可以说是什么样的材料都有!”

说到了三合土,张善和当然清楚,即便是到了现在,修公路的时候,还有用的呢,下边一层三合土,几乎就是白灰和粘性比较高的红土糅合搅拌出来的!

然后用压路机那么的一压,表面上做了沥青,就算是可以了,沥青和石子路嘛!

可是,刚开始的铁路上也用到过,这老爷子说了很多他们在青藏铁路上施工的事情,就要确保钢轨的水平和整齐。

这就出现了顶牛,说白了,就是符合材料,分层垫地基,大概来说,搞的是,不同的凝固。

按照他们的说法呢,有的时候,那火车都已经开始行驶了,路基还没有彻底的凝固完成呢,很多时候,还在施工的过程中,火车就已经开始在上边走了,这就叫做顶牛。

那火车当牛踩地面,同时耕地来用了。

“啊,是这么一个问题啊!要是这么说的话,水泥的不同搅拌,按照时间这么的一掐算,做当初桩子的时候,最为的合适!”张善和明白了过来,这样的事情,算是工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没有技术支持,还是让人感觉很难。

不过,他很聪明,听胡雪峰的意思,还有空心管的问题?

“我们就是这么个意思,那桥上出现了裂隙,肯定是热涨冷缩的问题,还有风化,要是用了顶牛的办法,能够解决,一边施工,一边测试吧,水泥凝固的因素,也得考虑到里边去!”

吃完了饭以后,铁林老爷子显得很轻松,按照他的观察,提出的土办法,张善和都想明白了,加上空心钢材,能够解决,热胀冷缩的问题,扛变形的方面可以有很大的加强,关键是所说的这个多种水泥的问题,可不敢采用,不怎么的适用了。

这就是技术专利,经过研究了一番后,第二天的上午,他们就开始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