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天气渐暖。谢凡读书之余,不时与福顺、顾三郎一同在院中围坐闲聊。此时百姓皆囿于户籍黄册,家乡方圆百里便是绝大多数人一生活动范围。
谢凡自小在溧水乡下,来到南京也忙于举业,虽读过万卷书,却不曾行万里路。福顺从小与谢凡一同生活,也不曾见过多少世面。顾三郎军户出身,在卫所长大,更徒步自宁波行至南京。
他虽与谢凡、福顺两人同岁,可经历见识远胜两人。于是三人闲谈,往往以顾三郎讲述见闻为主,余下两人负责点头称是和提出疑问。
谢凡听得顾三郎所言,方知下层军户生计如何艰难:军户虽是良籍,可考科举,可免杂役。但是普通军户负担较普通民户更为繁重。
军户顾名思义由兵部管辖,必须完成军差,是为勾军。比如每一军户,都须出两个壮丁至卫所服役。如果服役壮丁死去或者逃亡,军户须得再出壮丁补上。此外还有军中长官层层盘剥勒索。相对民户多由科举发家,普通军户子弟入仕途却非常不容。因为一户军户须要五丁,才可有一丁成为生员。
“一言以蔽之,负担重,出路差。用二十一世纪打工人的说法就是,天天996干活,待遇很低,还特别稳定,不能跑路那种稳定。但是又没有上升通道。换我,我也想跑。”谢凡暗暗吐槽这糟心的军户制度。
幸福多源于比较,谢凡顿觉自家日子已经相当不错。乡试虽然痛苦,也不过区区几日。
三人年龄相仿相处也越发融洽,顾三郎又是勤劳外向性子。谢凡读书之余,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谢凡也将顾三郎之事写信告知祖父祖母,只是隐去两人由打劫相识一节。
时光飞逝,乡试日益临近。因为学问精进,此次科考谢凡顺利取得一等。转眼已至八月,南京城中赶考士子云集。陆家兄弟和谢老秀才夫妇也由溧水家中赶往南京。陆家富裕自不必说,谢老秀才夫妇亦将乡试所用一应事物笔墨、卧具、餐食,为谢凡准备周全。
谢凡出身应天府,故参加南直隶省乡试。偏偏南直隶为全国两京十三省中,文教最为兴盛之地。每届乡试,参考士子人数皆多达数千人。少时两三千,多时四五千。可所取举人却往往为定额,只一百余名,多不超过一百五十人。偶有多录,也绝计不过两百人。因为南直隶乡试格外艰难,甚至有人冒籍去外省参考,以求取中。
因为乙卯年天子不幸驾崩,上次乡试未能如期举办。所以此次乡试,参考士子人数格外众多。谢凡虽不知具体数字,可见城中客店一房难求,租赁房屋房东坐地起价,便猜想人数恐怕接近五千之众。
见今年情况,谢凡心中默默盘算:“按最高比例算,如果今年四千人参加乡试,录取两百举人,录取率最高也才百分之五。”
回想起前世高考,录取率远远超过十分之一。更不用如此艰难,连考三场,吃住皆在考场里。谢凡叹气之余,更盼此次一举得中。
八月九日为第一场。谢凡带着福顺和顾三郎两人,初八日寅时便至江南贡院外等候。因为知道候考人数众多,谢凡力劝祖父祖母留在张家院中等候。谢老秀才多次参考,也知贡院外定是人山人海,自己与老妻两人前去恐怕挤出个好歹。所以不再坚持,只送谢凡一行人到路口。
寅时天色未明,而等候人群已是摩肩接踵。谢凡主仆三人片刻便和陆家一行人冲散。万幸顾三郎身材高大在前开道,谢凡紧随其后,之后是福顺拎着考篮。好不容易挨到点名,谢凡上前接受搜检。
现场脱下衣服儒巾,甚至鞋袜,一一仔细检查。考篮中文具吃食也被细细翻检,陆氏所备定胜糕亦被切得稀碎,以防夹带。方才依号入闱。贡院内号房二十间一闱,每巷外又有栅门。
号房十分窄小,谢凡身材算不得高大,尚且十分拘束。坐下答题还好,躺下仅能躬腿侧卧。不过万幸,谢凡所在号房并未漏雨,也不临近茅厕。考场内每闱有二十名考生,有一名兵士看管考生,称为号军。号军依次给每位士子分发三支蜡烛,又送上热茶水。
即便如此严苛,谢老秀才亦是塞了几钱散碎银子给谢凡傍身。一钱交予贡院门前检查小吏,一钱递给考场内号军,余下以备不时之需。
本来贡院中有明远楼,专供监试、巡察等登临眺望,以防考生、号军小吏作弊。谢凡是凭真才实学,不做舞弊勾当,却也须打点。不为通融,只求免于刁难。
检查兵士若是有意刁难,便可对考篮中食物文具挑挑拣拣,衣裳鞋袜拉拉扯扯,恶意毁坏。号军更是可对考生百般折磨,比如分发破损蜡烛,端来冷水凉茶,或是阻拦考生出恭如厕。
只任意一项,便牵一发动全身。稍有差池,考生这三载辛苦便是白费,只能下次请早。谢老秀才老于此事,洞悉其中关窍。因此提前为宝贝孙子筹谋万全。
考生尽数入闱后,每巷栅门都上锁。同时也封闭贡院大门,并鸣炮三响。
因谢凡已提前打点号军,对谢凡倒是颇为恭敬,早早为谢凡送上热茶。谢凡知道本场全赖此号军照顾,虽送了银子打点,亦是十分恭敬。双手接过茶水。见号军是个中年汉子,便口称兄台,又“多谢有劳”一番。
那号军见这小秀才如此上道,更加几分照顾。又对谢凡讲解一番号中如何休息方才舒适。言毕请秀才相公先安心休息,只等子时发放试题。
谢凡按照号军所言,果然能在号房中顺利躺下。八月夜间颇有些凉意,又拿出考篮中薄毯,盖在身上。开始小憩,恢复些精神。
因为早起候场辛苦,谢凡已十分疲惫。他顿时沉沉睡去,一转眼便是九日子时。还是那位中年号军分发试卷,共有正卷纸、草卷纸各十二幅。谢凡依旧拱手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