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引用《礼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小主,
骈散四六,洋洋洒洒叫谢凡务必成家。
来信最末,甚至暗示,若是谢凡在北京城里能求娶名门闺秀,自然最好,家中全力支持。谢老秀才愿意亲自前往北京,为谢凡提亲议亲。
若是谢凡在北京城中寻不到窈窕淑女,那谢老秀才夫妇便在溧水老家为谢凡寻觅新妇。更提到祖母陆氏早已打听到应天府有几家小姐,家世清白,温柔贤淑,德才兼备。只要谢凡首肯,老夫妇俩便上门去提亲,到时候谢凡只要告假回家成亲便可。
谢凡想起祖父那封信件,密密麻麻,话里话外,全是娶妻成家。比科场八股文章还叫人难受,只觉得脑袋突突的疼。他倒是挺想回家一趟,但是并不想回家结婚。
可是谢凡已经丧偶两年有余,而且即将年过十九岁。在当今社会,只要不是家境贫困,身患重病,或是名声狼藉,哪有不成亲的。
于是谢凡打定主意,新年期间要去唐家拜年,探探唐家父母口风,试试求娶唐小妹。若是成了,须得多写些小说,力争换个宽敞宅院,方便婚后生活。
刘家宴饮之后,谢凡所作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便小小流传开来。
谢凡前往各位师长同僚家拜年时候,渐渐有人开始称赞谢凡才华。连高长德大人也夸奖谢凡突飞猛进,今非昔比。
只把谢凡吓得心惊胆战,不敢答话。他生怕又被邀约着作诗,自己腹中可没有什么存货。
因着谢凡心中想着求亲一事,便先私自找了唐监生。
唐监生还是一副吊儿郎当模样,见了谢凡便先打趣起来。说那日谢凡所推荐什么传奇,什么随笔,文邹邹的,读着累人,自家媳妇与妹子都不爱看。
谢凡一愣,便问那两位女子爱看什么?其实他心中是想打探唐小妹喜好,却不好单独询问。
唐监生便来了兴趣,说近日里有个《西游记》,实在好看。自己娘子看到爱不释手,自己往常都不读书,也看了两三遍。只可惜这《西游记》每月只出十来回,叫人等得着急。
谢凡听到《西游记》三字,立马来了兴趣,连忙追问唐小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