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很多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价了。
“六叔这样跟你说吧,如果您买一套西服的价格在两千,你会穿几次这样的西服?
恐怕就是买来的时候穿一次就不会在碰了,毕竟身份档次不匹配。
定价高是有一定的道理在里面的,我们只服务高端人群。
反而定价太低就没有市场。
定价在三五千港币,很多中层工薪人群咬咬牙就买了,而那些富太太则不会在来买第二次。
双方追求的价值观不同,而不是这件衣服价格是多少?
所以这只是出厂的价格,这边定价多少由您掌握,您没管理过奢侈品生意,但您应该经常去消费。
很多人买的不是衣服而是面子。”
李书阳点到为止,有些人虽然去消费但是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非要说什么质量问题。
都是差不多的针线,差不多的布料,他的东西再贵还能比得上航天服不成。
卖得就是品牌与面子,真要说材质与质量有多大的区别,或许真皮的产品不如人家知名皮牌一块破抹布值钱。
“那我这边就定价为两万港币一套西服,一万五港币一条裙子,至于你以后的产品我都按照出厂价翻一倍出售。”
邵六叔一点就透。
这就好像棉袄难道真的没有羽绒服保暖吗?
一件商品贵不贵并不是这件商品本身的价值,而是背后的运作,就好像葡萄酒,一种酒而已。
还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品酒师赞赏他的味道怎么样,是什么年份出自哪一个厂,口感绵而柔。
有一杯蜂蜜山楂水好喝吗?营养价值比得上一杯豆浆吗?
只要资本推广宣传,让不同领域的人站出来说它值,那么它就值。
商品本身在出厂的一瞬间,就看背后的人有没有那个实力将它推到不属于它的高度。
当这种印象深深植入人们的脑海,那么这个商品就值这个价。
这就是为什么宁愿把生产过多的商品倒掉都不让它流入市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