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猪油和猪油渣

对于三十年前的孩子们来说,猪油渣更是奢侈食品。记得小时候学校里食堂的饭菜都是清汤寡水的,仅在菜汤上面飘着几朵油花,几乎吃不出香味。有的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会带上一小包油渣,每次吃饭时放在菜里面都会引来同学的一顿羡慕。下面一起来看看猪油渣常见的吃法。

1、猪油渣拌饭。猪油渣拌饭可能是最常见的食用方法了吧。猪油渣拌饭一定要与猪油配合,米饭一定要刚出锅,冒着热气,舀上一勺猪油拌在饭里,点上一些生抽,再撒咸猪油渣,还要撒上点小葱花,好看。如果用卤猪肉的汤汁,那味道就更好了。一碗喷香的猪油渣拌饭即成。

2、猪油渣炒青菜。在缺少油水的生活里,猪油渣是菜豆瓜茄的理想搭配。它可以同绝大多数蔬菜一起下锅,炖炒烧煮均可。经过烹制,猪油渣原本酥脆的口感或已无存,但其中的余油渗入蔬菜根茎叶实的内部组织,使得每一根纤维变得腴润香滑。加之油渣独有的焦香,让人感到美不可言。

3、直接吃。最原始的油渣美味就是单独吃,不过刚出锅的油渣不要马上吃,这样会很烫,而且不酥脆。待冷却一下之后,撒上一些盐,抓上一小撮放在嘴里,外酥里嫩。

4、猪油渣蘸糖吃。南方的一些朋友喜欢用糖代替盐,加糖时也需要等油渣凉一下的时候再撒,否则糖化了包裹在油渣上影响口感。

5、猪油渣炒辣椒,做法虽简单,却美味至极:将辣椒切成丝先炒过盛出,另将油渣炒出油,放入辣椒丝、盐、糖、少许水,翻炒出锅,辣辣香香的还稍有些微甜,能让人吃下2大碗白米饭,还是不想放下筷子。

6、猪油渣炖豆腐。豆制品与猪油渣相遇,也是一番佳缘。猪油渣炖豆腐,是许多中老年人难忘的记忆。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做这个猪油渣炖豆腐,非常美味,我那时候可以多吃一碗饭的。

7、猪油渣面。油渣面分两种,一种是汤面,另一种是拌面。汤面中油渣可以作为汤头,用油渣煮汤淋在煮好的面上,汤汁上飘着星星点点的油滴,油渣经过熬煮变得劲道,肥而不腻。

在江浙地区,煮上一碗清汤面撒上一些油渣和葱花,香醇的味道一下就会四散开来。拌面就更简单,捞干的面加上各种浇头或者调料,撒上猪油渣一起拌匀,爽滑香浓。我最喜欢的就是葱油拌面配上猪油渣,葱香与油香混合,味道特别棒。

8、猪油渣做馅。猪油渣切碎,同其它食材,如青菜或白菜,配以葱姜等料,一起调成馅儿,做成饺子包子馅饼之类,会叫人爱不释口的。

9、猪油渣煎蛋。小时候,最喜欢闻到妈妈炸油渣的香味,因为油渣和香喷喷煎鸡蛋从来不分家。熬完油,就油锅煎鸡蛋,鸡蛋清煎的蕾丝边飞起来,蛋黄牢牢的包好了。一口下去,蛋白的松脆加上蛋黄的绵实,够回味好几天。

10、猪油渣青菜汤。猪油渣青菜汤也很不错的,煎炸好的油渣不会有肥肉的油腻之感,反而会劲道好吃。

油渣,是打开童年的味蕾记忆,在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可谓是十分给力的好零嘴。

我们俗话常说的“天上月亮光光,地上油渣香香”。记得那时只要妈妈炼大油,我们就会眼巴巴等在一边,炼大油剩下的油渣加一点细盐面,或者撒一点白糖,那焦香的滋味,放进口里一咬、一嚼一股肉香就从口齿间蹦了出来,越嚼越香, 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仿佛发生在昨天,现在的人们都很少再吃油渣了,可那焦香的滋味却总是忘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猪油渣是肥膘肉熬制猪油之后剩余的残渣,但绝非猪肉之余孽,相反的,堪称猪肉和猪油的结晶。如果说猪油是流动的建筑,猪油渣就是凝固的音乐。油渣,很香脆,可以说是入口化渣,当今也只有北京烤鸭之脆皮才可以与其媲美。

小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有一个带盖的小搪瓷盆,金黄油亮,敦实耐用。虽然用久了,有的地方掉瓷漏出黑黑的铁色,锈迹斑斑。但里面盛放着那一锅乳白色的固体,成为一家子每日主要的热量来源,里面的固体叫猪油,黄色的搪瓷盆叫做猪油罐。

猪油罐在那个食物紧缺的年代,是一家人心里的藏宝罐。谁家的油罐大小,代表着这家的家境殷实程度。猪油罐盛油的多少也决定着一家人的脸色是否红润。长大后,那个搪瓷盆不多见了,但是它却成为了人们记忆里的美味标签,米云家现在任然还保留三个黄色的搪瓷喷装猪油,米云工作所在的广省这边也有一个搪瓷盆,只不过猪油吃完了就放在一边被闲置了,今年打算带回老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来广省,找不到工作无法立足,生存问题困扰米云。

对猪油的崇拜,源于那个年代物资的稀缺。在那个年代,人们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