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守村人

不可否认的是,在每一个村子的确有那么几个“守村人”的存在,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守村人”,主要是因为几个方面的历史原因。

当然,到了现代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说法很明显太过于迷信了。造成“守村人”这一现象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以前农村医疗是很落后的,而且很多地方的道路也不怎么畅通,因此孩子生病了往往都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比如说孩子感冒发烧了,如果高烧到了一定的程度得不到治疗往往很容易将头脑烧坏了。而且很多身在农村长大的家长都认为,感冒发烧都是小事情,养几天就好了,自己小的时候不也这样过来的吗?甚至还会有父母用被子蒙着孩子出一身汗,以为这样就可以好了。其结果可想而知了,很多出了毛病的孩子就是这样被一些小病害了一生,有的变的呆傻,有的甚至会影响到肢体的发育,变成残疾人。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近亲结婚的结果,在以前很多在偏远山区长大因为没有接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因此而出现了近亲结婚的现象。美其曰“亲上加亲”其结果却是害了孩子。近亲结婚极有可能会导致染色体异常,从而增加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无脑儿、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发生的可能,因此孩子一出生便智力低下,甚至身体残疾而被归为“守村人”一类。

还有后天环境的影响,比如上初中中途辍学而得了失心疯,在初中就生小孩,当然这样的个例很少,不是没有,米云恰好就碰到,听过这样的故事,真实的故事,只是米云的家乡,全国各地这么大,可能故事更多,米云不想去过多讲灰暗的故事,还是希望多传递正能量的故事,碰到真实残酷的故事就会一笔带过,留下一点痕迹,让人们思考,光明之下永远藏着黑暗,见不得光的故事,还好社会主流都是光明的,黑暗就那么一点点,可以忽略。社会多点宽容,少点歧视,生活就会多点美好。米云庆幸在农村居住生活了整整二十年,碰到的都是善良的人,基本上无恶人,在社会上可能容易被骗,破财消灾,只能这么想,黑暗和光明都能慢慢被米云接受,人性有善恶,万事万物都有矛盾体,只要良善战胜邪恶,人类就有希望和光明的未来。

从情感角度来说,“守村人”承载着村庄的温情记忆。他们见证着村子里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有他们沉默的身影。他们就像是村庄的守护者,默默守护着村庄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从社会意义上讲,“守村人”是乡村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他们的存在提醒着人们,在这个追求高效和物质的时代,还有这样一群人坚守着最原始的质朴与善良。他们的纯真与憨厚,让乡村保留了一份难能可贵的简单。

尽管“守村人”在智力或者物质方面可能有所欠缺,但他们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村庄的和谐与安宁贡献着力量。他们是村庄的一份子,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了乡村历史和文化中不可磨灭的印记,诠释着一种别样的守护与坚守。

不过近十年来说,这样的守村人少了,先天的更少了,就算有也可能是后天环境的影响,而且现在的保障齐全,在农村都会有低保,会有人给你修新房,会给你财物的关怀,不至于流落街头。

米云记忆有限,简单来回忆一下三十年前的守村人外貌和习惯,男的守村人,可以叫叫花子,疯子,圆尘,他们头上系鞋一根有颜色的粗布或绳子,腰上也会系一根麻绳,衣服白色和其它颜色,住在哪里,米云不清楚,这个是脑子多少有点问题的守村人,主要靠村里的施舍为主而生活,农村临时工那种一辈子单身汉算不算守村人,米云也不好界定,他们会帮村里人干活,不需要工钱,只要管饭,他们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只不过没有读书,一辈子单身汉而已,年过半百的单身汉,他们扮演的角色算半个守村人,是米云村里土生土长的兄弟两人,也在米云大队里居住,说不上尊重,是村里的反面教材,女性的守村人没有别的打扮,看起来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少言少语。男的守村人不知道是外来人还是本村人,一般居住破窑洞,米云和小伙伴们还会模仿其穿着打扮,头戴树枝帽,扎麻绳在身,看起来很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