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酒泉聊赋税

“多谢君侯看重,皆是下官分内之事!”

陈巨有点激动,自己这太守说是二千石,但是已经不值钱了,没看到自己上一秒还是曹魏的太守,下一秒就是大汉的太守么。

特别还是自己这边郡太守,民不过万人,连中原的一个县都比不了,胡人杀咱就跟杀小鸡一样。

不过若是能得到,大名鼎鼎的诸葛丞相看中,那将来离开这里,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嗯,陈太守放心,我大汉不论出身,唯才是举,只要你有才能就一定能出众。对了,这酒泉的耕田有多少在百姓手中,有多少在各地豪强手中?”

所有豪强眼光黯淡,就知道赵统来没好事,果然提起这个了。

赵统呢,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借收税的借口,收了这些人的田地。

汉代的赋税分成两种,一种田赋,一种口赋。

田赋顾名思义,就是按田亩收税。由于这个时候田地产量低,所以税率也很低,为十五税一,东汉中后期,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又恢复西汉制,低到三十税一。

而且这其中还有更仔细的划分,比如上等田,中田,下田,按等级收税。如果遇到灾荒年间,皇帝还会发布减免赋税的诏令。

口赋,即是人头税。其中也分成数个等级,不满7岁不收钱,7-14周岁的一个等级,成人一个等级。

其中也细分了很多政策,比如为了促进人口的增长,女子到了适婚年龄不结婚,数倍的增加口赋。同样,妇女如果怀孕的话,免除其丈夫一年的口赋,妇女如果生孩子的话,免除三年的口赋。

如果家里有八十岁的老人的话,可以免除其家2人的口赋。

为了抑制商人和豪强,商人和奴婢需要双倍的缴纳口赋。

还有对诸胡的,比如现在巴中的各蛮族,渠帅是免税的,但是蛮户需要缴纳一部分口赋,算是优待异族了。(原来优待以前就有了。。。)

这个是蜀中在实行的政策,凉州刚刚归附,不交税的人多了去了,只要你不造反,那些朝中大臣应该就很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