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与神舟五号的成功交会对接,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取得了重大成果,
为今后的载人航天的发展、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华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对着多次火箭飞船的发射,天宫项目组的经验越发丰富,改建建造载人飞船的技术越来越娴熟。
随着多次实验成功,唐欣也在航天实验中加入了很多自主设计的技术和功能,并没有完全使用空间里的技术,她现在已经算的上是航天航空领域的大佬。
一个月后,神舟六号飞船在JQ卫星发射中心由远征二号F火箭发射。
飞船在轨飞行10余天,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
华国空间站计划的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后续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又一个月后,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只有两个航天员进入空间站。
飞船入轨后后与天宫一号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了为期30天的驻留,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根据任务和产品研制需要,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
1990年10月里先后两次顺利发射天问实验舱与天梦实验舱入轨,并完成了与天和核心舱的对接和转位,华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全面建成。
飞船入轨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驻留,
在轨飞行期间进行了出舱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船活动、船外操作、在轨维修……
在轨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
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
之后,唐欣便在九九研究院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此后,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同时有人检验了在着陆场的航天员搜索救援能力,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八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绕飞及径向交会试验,成功验证了径向交会技术,为后续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实验进行到这里,已经标志华国的航天航空技术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
随着新闻一条条爆了出去,鸥霉各国都更积极派人调查参与天宫小组的科学家们。
只是之前安排的人都没有有找到接触天宫项目小组的机会。
唐欣把他们都保护的很好,进入九九研究院还有可能,但想拿到关于天宫项目组的实验数据,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自从有了上次的泄密事件,她就想了办法,每天下班都会把这些资料和数据都回收到各个实验室的保险箱里。
而且这些保险箱都是唐欣亲自研发的保密系统,需要瞳孔验证才能拿出打开保险裤的密锁,而且这些瞳孔也不是固定的,每天都会换人负责保存。
这么严防死守,要的还能被偷,那唐欣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