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一步,来个金榜题名,成为进士,就可以光宗耀祖,入仕了,那会鸡犬升天的。
马上就不一样了,也是那些穷书生,毕生所求。
人家大户人家的读书人,有退路,考不中,还可以回去享受荣华富贵,但是,穷书生,那可是没有退路的。
这次,来了两千多举人,开考这天,纷纷进入贡院,白辰亲自坐镇。
按照朱元璋的要求,这次,要取进士三百五十人,以补充缺漏。
有的缺漏是不用补充的,有没有都无所谓,但有的缺漏,必须用人。
机会很大啊!考中的概率,比往昔,那是会提高很多,当然了,质量方面,肯定是会有所下滑的。
主考官其实油水很大的,只要愿意收礼,那是会源源不断的,只不过,白辰不需要收,当然了,其他人收不收,他就不知道了。
反正,过不过,还是他来决定的就是了。
等考完,阅卷,那是累人,得通宵达旦。
其他考官,要一致通过,然后交给白辰做决定。
白辰倒是颇有兴趣,看看有没有人敢写一些辛辣的文章。
不过可惜,并没有,多数那是歌功颂德的。也正常的事情。
这些读四书五经的榆木脑袋,写文章,无非就是墨守成规,一个个的,字倒是写得挺好的。
语句通顺,白辰觉得勉强看得过去,就通过了。
然后记录名单,录取三百五十人,然后张榜。
应天府很热闹啊!各个未曾出阁的女子,也在等待,谁能金榜题名,可则为佳婿,反正,谁要是中了,谁就鸡犬升天。
白辰只希望不出什么事情,别给他惹麻烦就行。
所幸还比较顺利,只要录取完毕,他这个主考官的任务,就算是结束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啊!高中的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没有中的,痛哭流涕,居然还有那种上吊的。
回到府邸,白辰已经很疲倦了。
涂妙云回来了,徐达已经出殡,徐妙云整个人,那是十分憔悴的。
“为什么,为什么陛下,要这么做呢。”
徐妙云不解,她想不通,为什么要赐一碗鹅肉,就是那碗鹅肉,要了她爹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