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一行人就离开,先找家客栈住下来再说。
本来,白辰想去倭寇开的青楼看一看,可是他又顾忌,不敢去,要是让别人知道了,传扬出去的话,那可就是坏了。
堂堂的丞相,去逛倭寇的青楼,还不得让别人笑话,白辰可是丢不起那个人,所以,也不能去。
“丞相,我问了问本地的锦衣卫,他们说是,本地的官吏富得流油啊!一个小小的狱卒,就有宅子良田,更别提其他人了。”
入夜,白辰正在泡脚,应如是来跟白辰禀报。
“看也能看出来了,那么多钱,一个个的肯定发财,你们锦衣卫,要时不时收拾一下,杀几个,以儆效尤,也不能杀太多了。”
白辰说道。
他敏锐的感觉到一些危机,那就是沿海商业发达,会把很多人给吸过来,从而导致别的区域,人口大量减少,从而形成一个恶劣循环,大明,又不止有沿海一带。
看来,得给别的区域补血,让日子能过下去,就不会导致人口流失太多了。
休息一晚,第二天白辰就在街上闲逛,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那就是繁荣,还能看见不少外邦人。
青楼的生意是最好的,进出的人,那是络绎不绝,
尤其是倭寇开的青楼,生意最好。
还能看见一些倭寇浪人,拿着刀在街上行走。
治安情况尚好,主要是商业发达的原因,大家都有利可图,那也就不会惹是生非。
海边的商船众多,船只来往频繁,一看就知道,生意好做了。
翌日,白辰准备离开仁和县,去其他地方看看,但是,得到了一则奇怪的消息,那就是本地最大的大户,崔家的家主崔仁,上吊死了。
这个崔家可是不简单,做着很大的丝绸生意,每年给朝堂纳税,那可是上百万两的白银,可不是一般人物。
“是什么情况,那么有钱还上吊。”
白辰觉得这事有些诡异,他决定不走了,让锦衣卫调查一下,看一看是怎么回事。
毕竟是朝堂的纳税大户,上吊死了,自然也是要关注一下的。
崔仁吊死了,崔家挂起了白布。
锦衣卫没有调查出什么,倒是发现,本地官府,那是去了不少人,似乎是在搜寻什么。
应如是把这一情况,跟白辰汇报了一下。
“有这种事情。”
白辰挺纳闷的,这上吊死了,不是他杀,跟官府又有什么关系。
“丞相,这其中,肯定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