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孟令的话,朱标笑着点了点头道:“其实这些酒,可以用玉米酿造的,还有高粱......”
此话一出,孟令瞪大眼睛,他有些不敢相信朱标的话。
见孟令不相信,朱标让人拿来了几份酿酒的方法。
“孟首领,待玉米以后种植多了,便可按照这上面的方法酿酒。”
孟令小心翼翼接过了纸张,看了看之后,十分宝贵把它放在自己的怀中,生怕这纸张会跑了似的。
“孟,多谢太子殿下,孟以后一定遵从殿下之令,殿下所指,孟必将所至。”
朱标笑了笑,正欲开口,不料这时一名电报人员走了过来。
朱标接过了电报一看,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不见了。
这是东宫詹事府从应天府发来的电报,内容是工部尚书薛祥,其族人犯了罪,被都察院弹劾其家教不严,按大明律也是要被杖责的。
但是这薛祥的确是个好官,加上他现在已经快七十多岁了,要是给他杖责,估计连命都没了。
这还要得吗,显然这是要不得的。
薛祥是朱标看重的人,其人品高洁可知,办事也是不错的,更没有贪污受贿过。
“给皇上发报,告诉他,薛祥可以让其辞官还乡,但不可杖责。”
反正朱标的意思很是明确,我的人,谁也别动。
在应天的朱元璋当然知道薛祥是一名清官,好官,要是他是一名贪官,早在郭桓案时就被砍了头。
可是这若是不罚,难以服众,如今的督查院分成了两派,一派是韩宜可为首,一派则是詹徽为首。
反正两派互相看不顺眼,都想要找到对方的把柄,从而弄死对方。
朱元璋收到了朱标的电报,并没有什么意外。
如今朝堂上,也是有一部分人是忠于朱标的。
还有一部分则是忠于朱元璋,在他看来,朱标现在还不是皇帝,没必要那么早站队。
第三部分的人则是两边倒,不管是朱标说的,还是朱元璋的命令,他们都会听从,主打一个谁也不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