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峰连忙应道:“回师父的话,的确如此。徒儿记得清清楚楚,那年我才刚满 5 岁,便有幸跟随师傅您登上这座山,开始学习武艺。时光荏苒,一晃眼就过去了十一年。
这些年在山上,徒儿承蒙师傅诸多关照与爱护,不仅学到了一身过硬的本领,而且还有幸能够时常下山去探望自己的双亲。
对于师傅您的大恩大德,徒儿没齿难忘,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啊!且不说师傅传授给我的这一身绝世武功,单是平日里对徒儿生活起居等方方面面无微不至的关怀,就足以让徒儿感恩戴德一辈子了。”
就在这漫长的数年时光之中,玄苦大师常常以派遣乔峰下山送信作为借口,一次又一次地准许他暂时离开少林寺。
尽管每次下山的时间都不算太长,但乔峰总会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顺路回到那个充满温暖与亲情的乔家。而对于乔峰此举,玄苦大师其实一直都是默许的态度。
每一次归家,乔峰都会兴致勃勃地向乔父乔母讲述自己在少林寺中的点点滴滴,分享那些或艰辛、或有趣的生活经历。
听到儿子在寺中的成长与进步,乔父乔母总是满心欢喜,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而且,由于乔峰不在家中居住,少了一个人的口粮开销,乔父乔母的日子相较从前确实宽裕了不少。
面对如此体贴关怀的父母,乔峰心中满是感激之情。而乔父乔母也不忘叮嘱乔峰,务必要恭恭敬敬地听从师父玄苦大师的教诲,好好学习少林功夫以及为人处世之道。
玄苦大师语重心长地接着对乔峰说道:“阿弥陀佛,慧灭,虽说你已投身于我少林门下,剃度出家成为一名僧人。
然而,毕竟你尘缘未断,心中仍有所牵挂之事,这实属人之常情。所幸你家便位于我少室山下不远处,尚有机会能够时常回去探望你的双亲。故而为师才特意寻找合适时机,安排你下山与父母相聚一番。”
乔峰听闻此言,赶忙躬身施礼,满怀敬意地再次道谢:“多谢师父成全徒儿这份孝心!”
“你上山十一年了,并在第一年产生了第一缕真气,从而修习内功,至今已不下十年。修炼少林内功十年,也让你的内功无比的扎实,武功练到你这种程度,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了。”玄苦感慨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