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强也没有去管他们,这样奔驰速度的马车前推,即使报信的马再快,等到第二道防线的西夏人得到消息,留给他们的反应时间也不会太多。
而且要那些西夏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并积极配合行动。
以曹小强对西夏人的了解,除了常备的精锐,能有这样应变和执行能力之外,大部分,征调过来的西夏部队,没有这样能力。
西夏人真正的精锐在哪里呢?是在准备攻破永乐城?还是在对付折克文?应该不会坐等着来打曹小强这支援军吧。
曹小强在顺州城下,闹出那么大动静,李谅栋肯定知道,在顺州城下的才是曹小强的主力。
主力都不在这边,那怎么打曹小强的援军呢?即使要打,安排的方向,应该是顺州城那边的方向,而不是从灵州路来的方向。
曹小强相信,李谅栋一定在顺州城到永乐城这一路,派了很多的探马。可能是在那个方向做了一些防御措施。
不知道他有没有想到,曹小强会是从灵州路那边杀过来的?那可是走回头路,又绕了一个大圈的。
不知道这算不算声东击西呢?曹小强暗自嘀咕了一下。应该是成功的,西夏人在通往灵州路这一方向上,放的人马不强,而且没有做什么防御工事,更没有筑营。
人马的警戒意识也很差,根本没有派出什么探马,当然也跟一直下雨有关。总之,刚刚第一道阻击线上的西夏人,太大意了,几乎是被曹小强直接偷袭了。
兵贵神速,这时候,就看出来,有马和没马,和马多不多的区别了。
如果小强没有足够的马,即使调开和避开西夏人的主力,靠两条腿,哼次哼次,跑路的话。
西夏人那么多骑兵,有的是办法争取到反应时间,来弥补战术错误。这可不是热兵器时代,步卒一天一夜奔袭一百里,再投入高强度战斗。
冷兵器肉搏,不是扣扳机,对体力的要求不一样的。
现在曹小强就是依靠全马拖动的马车,带来的高机动,打西夏人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