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历史记事(十四)
【一个王朝的兴衰不仅仅取决于其武力和统治手段,更取决于是否得民心、稳固统治基础以及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
公元1351年,元顺帝时,吏治腐败,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
大批蒙古贵族抢占土地,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中原更是自然灾害频繁,使得百姓破产流亡,无计为生。
公元1351年起,由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朱元璋等人引爆元末农民大起义,史称红巾起义。】
历朝历代的帝皇们一看到农民起义的字眼就会头疼,想起自家王朝末年也是农民起义频发,就算最终镇压下来了,王朝的政权旁落也是免不了的。
看看陈胜吴光起义、绿林赤眉起义、黄巾军、瓦岗寨起义、黄巢起义、方腊起义、红巾军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王朝额更替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谁能想到这小小的不起眼的农民也可以像星星之火一样可以燎原,把一个庞大的王朝覆灭了。
太子真金提着的心终于死了:果然还是到了这一步吗?
往上数数就知道汉人的农民起义往往是最具威力的!
元太祖忽必烈一脸蔑视:我战无不胜的蒙古铁骑会怕你们这些低下的农民军?
【公元1364年,朱元璋自称吴王,并且朱元璋打败江南的各个割据势力,一统江南地区。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称帝,建立大明,年号洪武。
同年,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
派遣徐达和常遇春率领25万大军,举兵北伐。
北伐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大都城下。
元朝末代皇帝带领一百名多名大臣北逃,至此,经历11帝,立国98年的元朝在中原统治结束。】
太子真金虽然早就有了预感,但一时间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努力闭上眼睛,让自己尽快平复心情,看向还在愣愣看天的元世祖
“父汗,咱们还有机会、也还有时间,但是真的要做出相关的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