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受害者?
隋文帝神色莫名地看着天幕,心里暗暗琢磨着: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大唐的杰出书法大家是嘛?
反正以后也不会有大唐了,那他们也是我大隋的人才,将来他们的书法作品流芳百世那也将是我大隋的荣耀!
就连唐国公李渊都被他重点看护起来了,李世民也成了他的人,在他的时空绝对不允许再出现隋末的三十六路反王的凄惨境地!
隋文帝已经已经开始了他的截胡大计,反正天幕上提到的将来有大造化的人都先下手为强,把人捞到 自己网里在说,要是识相的有本事的就高官厚禄,不识抬举的就先下手为强,把潜在敌人扼杀在萌芽状态。
至于一些还没成长起来的就先把他们祖宗给圈起来,等着他们把人才培养出来,到时候 直接摘果子!
这样的行为虽然有点缺德,但是胜在好用啊,这不,隋文帝朝中重用了许多唐初的有才之士,还真别说天幕严选就是好用啊,一时间政事的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大隋正在往欣欣向荣的道路上疾走,老百姓的生活虽说没有大大地改善,但是起码也有了盼头。
至于那些原本为大唐效力的官员会不会有逆反心理?
别搞笑了,他们只是想要个机会 一展自己的才华,实现抱负,享受荣华富贵光耀门楣罢了。
至于主子是谁,当今天子姓杨还是姓李,这跟他们给人当臣子的有关系吗?
不,没有!
只要有人能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这份知遇之恩就能够让他们忠心耿耿以身报国!
大唐,贞观年间。
朝堂人才济济,一时间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都不出声了。
看完班浔写的字大家伙儿面面相觑,文臣是不好评价,而一些不懂文墨的武将们自认为文墨这一块不是他们的主场不好贸然开口,争夺了文人们的风头!
反正他们也看不出好坏,就算是拿王羲之的大作给他们欣赏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些个文人们经常骂他们牛角牡丹,别以为他们不知道!
你们这些个文人平时不是最爱点评别人了嘛,现在是做什么三棍子闷不出一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