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很多人变法是将贵族的利益挪一些给平民,让国家更好。”
“但是商鞅的变法触碰了贵族利益的同时却更压榨百姓了,让他们的负担变得更加沉重。”
秦胜抿了抿唇,这也是他方才想到的。
站在商鞅的角度来说,他让秦国变得强大,但是站在百姓的角度来说,他的变法确实让他们生活变得更加困苦。
贵族恨透了他,百姓也是怨声载道。
商鞅死后怕是所有人都得拍手叫好,痛哭什么的,不存在。
楚易安笑了笑:“其实真实的商鞅跟这本书里写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再举个例子,收复河西之战中,商鞅靠着智慧和谋略生擒了公子卬。”
“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商鞅以熟人的身份给公子卬传话,他们以前相处融洽,现在却要兵戎相见,实在让人唏嘘。”
“不如签订盟约,各自退兵。”
“公子卬信以为真,以为商鞅是念旧情,来了,却被埋伏的秦兵生擒,商鞅趁机攻击魏军,这才使得魏军大败。”
“那时候是没有这样的事的,大家打仗都是堂堂正正的打。”
“兵不厌诈,兵者,诡道也,这两句话都不太好解释他的行为。”
“人家是斗兵法,斗谋略,斗智慧,看谁厉害,他直接骗人……”
楚易安叹了口气,不再评说这事,而是接着往下道:“还有商鞅的死其实也远不如书里写的这么大义凛然,尽公不顾私。”
“秦孝公一死,嬴虔立即诬告商鞅谋反,嬴驷下令抓捕商鞅,商鞅得到消息就逃了。”
“逃到自己的封地他想住客栈,但因为他颁布的法令,没有身份凭证不能住宿,店主害怕被连累不敢让他留宿,商鞅这才觉得自己制定的法律太过严苛。”
“作法自毙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逃回去不久秦惠文王的大军就来了,商鞅的军队与秦惠文王的大军打了起来,但双方力量悬殊,商鞅败下阵来,他带着族人再次逃走。”
“他想逃到魏国,但是他诈骗过公子卬,还攻打魏国以前的国都安邑迫使魏国不得不迁都。”
“魏国人恨死他了,非但没让他过去,还把他绑了送回秦国。”
“商鞅被秦兵杀死后尸身被带回咸阳当众五马分尸,秦惠文王又下令屠杀商鞅全族。”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PS:昨天欠的更新就差几百字,赖掉了赖掉了……
开个玩笑,慢慢补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