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想是这样一副场景。
他还是太着急了。
那命运多舛的武侯,朕舍不得让你再吃一世的苦。
刘辩视线从模糊又逐渐变得清晰,内心坚定了想法,年纪小不是坏事,他要将诸葛亮带走,请最好的老师教导,平日带在身边,亲自教一部分超脱这个时代的理念给他消化。
用不着十年,五年后就能独当一面,自己躺在家啥都不用干大汉都能一日比一日强。
至于什么不吃苦哪有蜕变,纯粹就是后世的毒鸡汤,上流用来哄骗拿捏别人的手段。
吃苦会早熟,早些有担当不假,但也就剩下担当了。
同样是一百人,一边从小天崩开局操持家长里短,吃遍生活的苦,另一边富养,上最好的大学结识最顶尖的人才。
二十年后放在一起比较,吃苦的这些人,哪怕运气逆天出了一个寒门贵子又能如何?不过是勉强碰到人家的下限罢了。
他要富养武侯。
成长、人才、钱粮等都给最好的,任凭对方发挥。
正思考时,诸葛亮带着诸葛均站起了身。
两人的身板都很瘦小,诸葛亮现在八九岁,他容貌俊秀,眼眸狭长,鼻梁高挺,乌黑发亮的眼睛正打量着突然来客,神色稍显讶然。
诸葛均更小一些,眨着水汪汪的眼睛,小手紧张的拉着诸葛亮的衣角,好像有点怕人。
“叔父。”
诸葛亮先过来向诸葛玄行礼。
诸葛玄不断的向他投眼神,诸葛亮停顿仅一秒,又朝刘辩一拜。
这次他行了大礼,看出刘辩一行人地位非凡。
诸葛均忍着害怕,学着哥哥的动作一拜,然后又飞速的抓向哥哥的衣服,直到被同样哥哥的手拉住才安心。
刘辩和善的冲他笑笑,道:
“我来上炷香。”
“公子请。”
诸葛亮让开一步,然后对诸葛均小声吩咐道:“去拿香来,然后跟下人说一声,准备奉茶,奉最好的茶。”
说完打气的捏了捏诸葛均的手。
诸葛均重重点头,小跑开了。
死者为大,刘辩并不是刻意的去装什么,来到人家灵堂却不尊重人家家里的亡者,不是二百五是啥。
不过他是天子,诸葛珪一个小小的太守,若是袒露身份,他来烧香人家不一定敢接。
诸葛均拿来香,诸葛亮给刘辩他们每人发了三根。
刘辩一步上前,点燃香火后,迟疑再三还是懒得拜,省得给自己找不自在,待会说不定会把身后的人吓死,还有可能好事办成坏事。
他将香插在了香炉中就算上完了,接着让开一步,将位置让开曹操他们。
曹操对什么诸葛珪是不屑的,一个死人而已,活人他都不怕平日哪会敬畏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