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奶奶和外婆……”木曦隐隐地利用【灵火】调理着自己的身体,加速伤口的愈合。
“她们肯定明白原因,只是希望家里不要一直那么冷清。”小九心里比谁都清楚。
“是啊。”木曦应和道,“那你怎么想呢?”
“您觉得现在这样子……笔下功夫再好又能让多少人多活一天?”小九偏过脑袋映着火光,看着院子里的残垣断壁,风透过缝隙钻了进来,替小九的情绪降温,“隔壁李伯伯一家……都没了。我之前看过李伯伯写的文章……针砭时弊,句句珠玑。”
小九看向木曦,嘴角微微抽搐,尽在不言中。
“你……平时都看些什么?”木曦听小九说看过隔壁李松写的文章,顿感吃惊。
“家里书房里有什么看什么,平时我也会去李伯伯家里看书。”小九大耳朵微动,捕捉着雨冲刷大地的声音,“又下大了。”
“能……看明白吗?”木曦拍了拍小九的脑袋。
【像他这样的孩子,又有多少还躺在父母长辈的怀里与兄长弟妹争宠……】
“我觉得,我说我自己是看书不太合适,更像是吃书……一坐就是一天,可能就看那么几页,反反复复地看……一开始确实会像您说的,根本看不明白,每个字都认识,但组成词组和句子就看不懂了。”小九抓过一本文簿,“然后就一边看一边练字……后来动乱越来越多,见过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那些看过的文字莫名其妙地浮现在脑海里就明白了它们的含义。李伯伯的文章很有见解,但少了执行的人。他能提出优秀的理论,最后却堆在家里的书房里……将军,‘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我觉得李伯伯就是这样的千里马。”
“……”木曦没有开口说话,他在等小九有没有后续,还有没有想说的。
“外婆说,李伯伯要是生在和平年代,必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小九打了个喷嚏,抓了把铺在身下的干草塞进了缝隙里,“千里马,还生不逢时,就像一块璞玉被拿去茅厕垫脚……”
“言辞很犀利啊,小家伙。”
“可能李伯伯的文章看多了吧……”小九叹了口气,“过刚易折,李伯伯要是懂得藏锋,兴许……唉,没有假设。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锋利的剑刺穿粉饰太平。”